第4章
章節報錯
第4章
不一會兒秦嬤嬤便端著一壺茶水回來了,母女二人便一邊品茶一邊吃點心。
“娘親,爹爹今日臨走前有留什麼話嗎?”
周若回想了一下:“未曾啊,你爹爹臨走前什麼話都沒說,和往日並無不同。”
“意兒這是怎麼了?可是今日出門聽到了什麼風聲?”
“娘親,今日我帶青蓮青玉出去,路過春和堂的時候女兒看見老國公夫人身邊的金嬤嬤,好像很著急的樣子,女兒便悄悄跟著她進去,遠遠的聽著。”
“看她在春和堂買了大量的成品藥丸子,就覺得很奇怪,想著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回府後見父親還未回來,便差人去打聽了一下。”
“各家大臣大多都已回府,唯獨父親和國公爺等人還留在宮裡,而國公府中有個青玉的同鄉,我便讓她私下問了一嘴,說是他隱約聽見老國公夫人吩咐家中女眷切身縫銀票什麼的,便想著問問母親。”
周若一聽女兒的話,便開始思索,她不是那種無知的婦人,相反還異常聰慧,經女兒的話一提醒,便聯想了許多,不知突然想到了什麼,臉色大變。
“秦嬤嬤,快去請三位少爺過來見我,要快。”
秦嬤嬤一見事情不太對,也不敢耽誤立刻著人一起去前院請三位少爺。下人的速度很快,所以三位哥哥來的也快。三哥林楓人未到聲先至。
“母親,這麼著急喊兒子來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三位哥哥一同進門,大哥二哥雖未說話,卻也是同樣疑惑的表情。
“叫你們來,確實是有大事,今日意兒出門,聽到了些動靜,讓你妹妹給你們說。”
林書意得到母親的授意,便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又講了一遍,三位哥哥腦子更加活泛,稍作思考具是一驚,皇上可能有大動作了。。。現在府外估計已經有人盯著了。
周若不再猶豫,便開始吩咐:“意兒,你待會兒回去便也貼身藏些銀票,珏兒,你回去也交代你媳婦盡快準備,蕭兒楓兒你們也回去,讓丫鬟婆子給你們貼身縫些銀票,你們父親今日恐怕是回不來了。”
“如若訊息是真的,那皇上這次肯定是下定了決心要除了國公府的,咱們家也定會受牽連,看來國公府已經聽到風聲,此次可能是流放的命運了。”
說完,便覺無力,讓午膳就在各房自己吃,就把林書意一眾兒女給打發了,林書意回到自己的小院,就一直在想自家的情況。
原主的父親林淵,自做官以來一直謹言慎行,步步小心,也很少得罪什麼人。唯獨。。。唯獨前年冬日,邊關軍餉批複的摺子一直被上面扣著,導致邊關軍餉遲遲未發,林淵便直接面見聖上,才得了批複,也是因此得罪了一些人,但如今想想,當初的事情很有可能也有皇上的手筆。
如今皇上想除了國公府收回兵權,那些與父親不對付的人自然會因為父親與國公府交好,從而給父親使絆子,戶部尚書可是個肥差,自然有人想要取而代之。
從而想出藉著此次的由頭給父親安個莫須有的罪名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想想這北梁皇帝,心胸確實不咋樣,國公府世代忠良,現任國公的六個哥哥和齊父其祖父,都埋屍邊疆,國公府也就剩下如今這個才成親不到三個月的獨苗苗,兵權也早已歸還朝廷。
就這狗皇帝都不放心,擔心功高震主,還是想除之而後快,也不想想,邊關再來犯,朝中根本無將可守,不作不會死啊。
自己一家也算是被連累的炮灰而已,原主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家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局,其實原主不知道但她卻知道原因,這個世界是個小說世界,而小說的男女主便是那位小國公爺裴瑾和她的新婚夫人蘇南竹。
當朝皇帝昏庸,忌憚國公府,聽信讒言,即便國公府只剩這麼個獨苗苗也要清除,導致國公府和一眾與之交好的臣子一起流放,而這個國家即將面臨各種天災,從而民不聊生。
小國公保留實力到了北地,和夫人一起看著這個國家風雨飄搖,百姓流離失所,便揭竿起義,最終攻入皇城,取代了狗皇帝,成為了新皇。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國公夫人是個從二十一世紀來的穿越者,國家成立以後,她以曾經的知識,配合裴瑾發行了不少新制度,帶領百姓越過越好的故事。
唉。。。原主家其實也是倒黴,明明在外面有這麼多的眼線,卻沒有一個發現異常的,其實今日林書意和周若說的基本都是真的,上一世只是沒人注意而已。
想著即將流放,那些空間裡的好東西也該準備起來了,吩咐一聲今日點心吃多了午膳便不吃了,讓人不要打擾自己,便進了空間。
驚喜地發現空間的時間和外面的比例是30:1,而修煉房和外界的比例是120:1,這簡直就是個超大外掛啊。
拿出測靈石給自己測靈根,發現現在這個身體天賦還挺好是單木靈根,找了本木系功法便開始修煉,有了之前修煉鍛神訣的經驗,加上空間靈氣異常濃鬱,引氣入體還是很快的。
修煉房裡用了一個月便進入了練氣三層,可能是自己修煉鍛神訣神魂變強了的原因,這具身體修煉的速度很快,穩定了修為之後便找出了培元丹出來吃了,畢竟沒有好身體流放路上更遭罪。
也要找機會給家人也吃下去,她可是記得嫂嫂是在流放的路上流産的,算下來現在也該有兩個月的身孕了,看看時間剛好快到晚飯時間了。
起身就往大哥的院子去,看見嫂嫂面色雖然不好,但依然面帶關心地問自己準備的怎麼樣。
“嫂嫂莫要擔心,無論發生什麼,咱們一家人都會相互扶持,互相保護好對方的。”
一邊說一邊給嫂嫂倒了一小杯水,瞬間扔進去一顆培元丹,丹藥入水即化,把杯子遞給嫂嫂,看著她喝完,臉色漸漸的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