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61章
後嶺村一共一百五十二戶人家,每家老人多多少少的都從外面買了至少一千斤的糧食,大家都機智的沒在附近的幾個村子裡買。
都默契的跑到離家幾十上百裡的地方去悄悄購買,就連那些相信了自家外嫁女的話的一些外村人,也都悄悄地囤了不少糧食。
於是劉秀蘭在這期間往家也悄悄運了5000斤的糧食存到了她房間的地窖,這個時候家裡的仨孩子才知道自家老孃房間居然還有個這麼隱秘的地窖的存在。
不過這些兒媳婦並不知道,她被劉秀蘭告知訊息回孃家去提醒孃家人屯糧食去了,劉秀蘭一再的提醒家裡的孩子們,這裡的糧食才是家裡以後不餓肚子的家底。
告訴他們明天會再運回來兩千斤糧食放在外面雜物間新修的地窖裡,那裡的鑰匙只有自己有,至於之前明面上的廚房裡的地窖,裡面全是秋收後大隊分到的糧食。
秋收後村裡人都在緊張的屯糧食,不知不覺時間就到了冬天,劉秀蘭今年也去了疆省和西北,收的東西雖然沒有往年多,但也不算少了。
劉秀蘭決定出了這30頭年豬之後暫時就不往外出貨了,趙四爺雖然覺得可惜,但也沒辦法,不過交情還在,所以還是告訴劉秀蘭以後有貨他都收。
這一次的貨款是17200塊,劉秀蘭換了7000塊錢的各種全國票據,收了10200塊錢現金,回家盤點了一下加上這一次貨款自己已經有了134700塊錢。
她現在已經是個妥妥的富婆了。
很快58年開始了大鍋飯的時代,這一年地裡的莊稼開始減産,但是全國上報的糧食産量卻非常高,但後嶺村依舊是有多少報多少。
到了59年冬天,後嶺村以倉庫裡的糧食不足,無法維持大鍋飯為由提前解散了大鍋飯,這一年幹旱,地裡的收成更是不如往年。
如果只靠地裡的糧食,別說吃飽飯了,不餓死就已經很好了。
所以這時大家都非常感激大隊長和支書兩人的英明決策,讓後嶺村的人每家都提前準備了救命糧。
離後嶺村最近的前嶺村,在之前後嶺村有動靜的時候,很多人都悄悄的學著後嶺村屯糧食,所以很多人家裡也多少有些糧食。
只是這些糧食對三年的大饑荒來說肯定是不夠的,大家還是隻能盡量節約,每頓都是少量的糧食搭配樹皮野菜草根一起吃。
劉秀蘭的大兒媳婦謝小蘭一家也是非常感謝劉秀蘭,不僅提前提醒了他們早點屯糧食,過後還送了1000斤糧食過來給他們,讓他們一大家子不至於在這艱苦的年代餓死。
村裡很多人家的情況他們可是看到了,大鍋飯根本就無法維持多久,有了後嶺村的開頭,後面很多村子也爭相學習,也提前取消了這種既不公平,還浪費糧食的行為。
轉瞬來到59年冬天,劉秀蘭還是答應了趙四爺今年幫他弄點豬肉,於是劉秀蘭今年冬天以每斤1.5元的價格出了10頭300斤左右的小豬給他,收了5000塊錢。
劉秀蘭又拜託趙四爺給自家二兒子和女兒買了兩個工作崗位,老大因為讀書不行,學歷不過關,又加上他他本來性子就有點木,不願意去廠裡工作,所以自願在家種田。
趙四爺也非常給力,沒幾天就給她搞到了一份供銷社售貨員的工作和一份紡織廠的工作,兩份工作花了劉秀蘭800塊錢。
辦好了手續,於是十月底周安就入職了紡織廠,周蓮也入職了供銷社的工作,劉秀蘭還給他們兄妹倆在城裡租了一套小院,方便他們住在城裡休息。
劉秀蘭也擔心老大覺得不公平,所以也給了周平500塊錢,不管他想不想工作,她都把錢給他。
於是老周家的兩個小的成為了工人的事很快就傳遍了後嶺村,這還是他們後嶺村出的第一個工人呢。
於是每天劉秀蘭出門都會被各種老孃們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