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懷月聞言,有幾分欣慰。

與此同時,衛老夫人也在衛宅中忙碌起來。

衛老夫人站在寬敞的院子裡,對著幾個丫鬟管家和孫媳婦們,神色關切又帶著幾分急切:“大家都聽好了,咱們得趕緊把家中閑置的布料和衣物整理出來。那些難民如今日子艱難,咱們能幫一點是一點。”

下人們紛紛應和,立刻四散開來,著手整理。

衛老夫人又走進廚房,繫上圍裙,親自挑選食材,準備熬製滋補的湯品。

她一邊熟練地切著食材,一邊對身旁幫忙的丫鬟說道:“多切點紅棗和枸杞,這湯得熬得濃稠些,好給安置點的人補補身子。”

而另一邊,蘇懷月已經趕到了安置點。

她看到衛家人正在分發物資,趕忙快步上前,接過食物,笑著遞給一位難民:“老人家,您慢著點,不夠的話再跟我說。最近身體還好吧?有沒有什麼需要的?”

老人家接過食物,眼眶泛紅,聲音帶著哽咽:“姑娘,你們都是大好人吶!有吃有住的,已經很好了,沒啥別的需求。”

分發完物資後,蘇懷月又逐一詢問難民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

有個年輕的母親抱著孩子,有些難為情地說道:“姑娘,孩子晚上睡覺總覺得冷,要是能有件厚點的衣服就好了。”

蘇懷月連忙點頭,安慰道:“別擔心,我們會想辦法的,一定不會讓孩子凍著。”

這邊蘇懷月還在安置點忙碌著,衛徹好不容易找到了願意來授課的工匠、繡娘和廚子。

他興奮地跑到蘇懷月面前,臉上洋溢著喜悅:“懷月,我聯絡到一批願意來授課的人了!他們都被我們的善舉打動了,再加上景方春承諾的獎勵機制,都很樂意來幫忙。”

蘇懷月驚喜地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光芒:“真的嗎?太好了!這可解決大問題了。那場地的事情呢?”

衛徹思考片刻後說:“我看安置點附近有塊空曠的平地,咱們在那兒搭建幾間簡易的棚子就行。雖然條件簡陋了些,但大家都充滿幹勁,肯定沒問題的。”

蘇懷月贊同地點點頭:“行,那咱們趕緊召集大家一起動手,爭取盡快把培訓班辦起來。”

隨後,蘇懷月和衛徹開始組織大家搭建棚子。眾人齊心協力,有的搬運木板,有的撐起帆布,一邊幹活一邊互相鼓勁。

衛老夫人熬好湯後,讓衛徹趕緊送去安置點。

她看著滿滿幾桶湯,叮囑道:“徹兒,把湯給懷月和安置點的難民們送去,告訴他們,這是大家的一點心意。”

衛徹應了一聲,小心翼翼地將湯搬上馬車,朝著安置點趕去。

經過一晚上的忙碌,眾人齊心協力,終於算是把棚子搭起來了。

但景方春看著烏黑的天色,犯起了難,“蘇姑娘,看樣子大雨馬上就要來了,我們這棚子也撐不過大雨啊。”

“景大人放心,我們這草棚不是黃茅搭建的,而是沖舉草,支撐個三五年沒什麼問題,只要大家時刻注意,要是發現有漏雨的地方,修修補補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