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鹽

“咱們制鹽的第一步,是要把海水引入鹽田。”蘇懷月指著不遠處的一片平坦的沙灘地說,“咱們先用鋤頭和鐵鍬,在沙灘上挖出一個個小坑,這些小坑就是咱們的鹽田。”

聽蘇懷月一邊講著,村民們紛紛拿起工具,開始在沙灘上忙碌起來,一板一眼學得很是認真。

他們挖出一個個整齊的小坑,每個小坑大約有一米見方,深度在二十厘米左右。

挖好小坑後,蘇懷月又指導他們在小坑的邊緣堆起小土埂,防止海水流出。

“接下來,咱們要引海水進鹽田。”蘇懷月繼續說道,“咱們可以用竹竿和繩子,搭建一個簡易的水槽,將海水從海邊引入鹽田。”

村民們按照蘇懷月的指示,到後面的山林中找來一些粗壯的竹竿,用繩子將它們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長長的水槽。

然後,他們在水槽的起點處挖一個小坑,將海水引入水槽,再透過水槽將海水輸送到每一個鹽田中。

“海水引入鹽田後,咱們要讓海水在太陽下暴曬。”蘇懷月抬頭看了看天空中熾熱的太陽,說道:“太陽的熱量會讓海水中的水分逐漸蒸發,鹽分就會慢慢析出。”

村民們耐心地等待著,他們坐在鹽田旁邊,不時地用木板將鹽田中的海水舀起,再均勻地灑在鹽田裡,以加快水分的蒸發。隨著時間的推移,鹽田中的海水越來越少,白色的鹽晶開始在鹽田底部析出。

“看,鹽晶出來了!”一個村民驚喜地喊道。

大家圍攏過來,看到鹽田底部已經覆蓋了一層白色的鹽晶,晶瑩剔透,閃閃發光。

蘇懷月拿起一把小鏟子,輕輕地將鹽晶鏟起,裝進一個竹籃裡。

“太好了,這就是咱們自己製出來的鹽。”蘇懷月微笑著對村民們說,“等這些鹽田都析出後,就不怕鬧鹽荒,足夠咱們村民用了。”

村民們看著自己親手製出來的鹽,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他們知道,有了這些鹽,他們就不用再受胡府那些人的欺壓了。

而且,他們還可以將多餘的鹽分給東州其他村子的百姓,那些百姓,不僅飽受饑荒折磨,如今又遭遇鹽荒的困境,總要想點辦法解決。

到了下午,鹽田稀釋的差不多了,蘇懷月和衛徹帶了一部分人回去,剩下的繼續在這裡制鹽。

路上,蘇懷月和衛徹說起支援周邊縣村的想法。

衛徹表示贊同,“朝廷給李大人的信中也是指明要解決東州饑荒一事才能繼續上路,如今饑荒還未解決,又鬧起了鹽荒,分明就是胡府想要衛家再無法翻身。你說得對,僅僅王家村一村富裕了可不行,我們要拯救的,是整個東州。”

回去後,他們把大夥兒召集起來,說:“咱們去地裡看看收成怎麼樣,順便摘些菜運到周邊各個村鎮,解決各地百姓的饑荒問題。”

若是放在從前,這些村民們可能還不捨得如此慷慨,可如今他們也親身經歷了饑荒,也有從別的地方回來的,自然是感同身受,知道還有不少地方和他們曾經的遭遇一樣。

所以,村民依舊選擇相信蘇懷月。

蘇懷月站在田埂上,望著那一片片泛綠的田地,心中湧動著無盡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