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穀子死的那個晚上,她看到的身影是耐秋。

耐秋感受到了她的善意,很感激地看了她一眼。

身旁的衛徹開口,“我們走吧。”

蘇懷月點點頭,望向遠方,陽光閃耀。

夜幕悄然降臨,村莊沉浸在一片寧靜中,唯有風中偶爾傳來的低聲絮語打破沉默。

蘇懷月和衛徹走在去往破廟的小路上,月色如水,灑在他們的肩頭。

兩人默默無言,這番景象讓人心生肅穆。

“那座廟已經荒廢很久了吧?”

蘇懷月輕聲道,聲音在空氣中輕輕飄蕩。

衛徹點點頭,隨手撣去袖上沾染的塵土,“是啊,很久沒有人打理了。希望我們今天燒的紙能讓那些冤魂得到一絲慰藉。”

來到破廟前,月光透過殘破的屋頂,為薄薄的牆壁鍍上一層銀光。

他們用帶來的幹草做成幾個小火堆,將紙錢一張張地放入火焰中。

她轉頭望向衛徹,“你……不想報仇嗎?”

衛徹的臉被火光映得更加堅毅,他低頭看著她,眼底有著微微的光芒。

“我當然想,”他停頓片刻,仰望著夜空,“但我更應該顧全大局。國家若依然腐朽,這些仇恨便無以為報。奸臣不除,即便報了仇,又有何用?”

蘇懷月點了點頭,理解他的顧慮,“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衛徹轉身面向那熊熊燃燒的火堆,繼續說道,“但若能肩負起國之大義,未來或許能有所改變。”

火光搖曳,映襯著他堅定不移的神情。

蘇懷月心中漸漸感受到一種渾然的安定,那不僅僅是目睹了衛徹的決心。

“好了,紙錢也燒得差不多了,”衛徹輕輕拍拍手上的灰塵,“我們回去吧。”

兩人離開破廟,沿著來路慢慢走回村子。

一陣夜風拂過,帶來遠處村民的犬吠聲和家家戶戶透出的溫馨燈火。

他們的腳步漸行漸遠,彷彿夜色裡那份對未來的希冀愈發清晰。

第二天一早,天際剛泛起魚肚白,流放的隊伍便再次整裝待發。

蘇懷月和衛徹走在最前面,他們無言地望著面前這條漫長的旅途,心中各有心事。

衛二嫂卻一反常態地閉嘴不言,這讓蘇懷月略感意外。

平日裡總是喋喋不休的二嫂,今天卻顯得無比安靜,或許是昨晚大家心中的一絲共鳴驅散了她平日的牢騷吧。

衛老夫人也朝蘇懷月投去滿意的目光,

“衛夫人,昨晚多虧你在,我們才能安然度過。”

一些人湊到蘇懷月身邊,衛雲柔更是露出一臉的崇拜。

蘇懷月微笑著搖搖頭,“是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共渡難關。你們的關心和貢獻才是最可貴的。”

李大人走來,打量著蘇懷月,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他看向蘇懷月,“多虧你,這一路上我們才能平平安安。”

“李大人過獎了,我們只是相互幫助罷了。”

蘇懷月謙虛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