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聲喧天。

大街兩旁,熙熙攘攘站滿了看熱鬧的人。

大街的中央,是一個長寬都是五米的正方形舞臺。

舞臺以翠竹搭建,旁邊點綴著喜慶彩紗,下面有六個輪子,用兩匹紅纓駿馬拉著的舞臺。

樂師們分散坐在舞臺的四周,背對觀眾,面向臺中央,熟練的敲鑼打鼓奏響北嶺豐收的樂曲。

舞臺上,十二個體態輕盈曼妙的年輕蒙面女子正手持麥穗,踩著鑼鼓的節奏翩翩起舞。

這是南北雙嶺特有的風俗。

從年三十一直到年初三,當地的州府都會花大價錢從外地請來舞伶在當地做巡遊,以求來年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遇上好天氣,皆大歡喜。

若是天氣不好,搭個棚子也要讓這個習俗得以延續。

據說南嶺就是因為去年沒有請舞伶延續這個風俗,所以才大亂的。

臨近新年,百姓都講求一個好彩頭。

所以北嶺百姓在得知巡遊活動照常舉行時,紛紛放下了手上的活計,走到大街兩邊沾沾喜氣,生怕來晚了,喜氣被別人沾沒了。

沈墨池坐在醉香居位置最好的一個包廂裡。

坐在窗邊放眼望去,整條長街的熱鬧景色盡收眼底。

此時他端起手中茶盞輕輕抿了一口,看著逐漸遠去的巡遊舞臺,嘴角噙著一抹玩世不恭的笑意,瀲灩的桃花眼,冰涼一片。

不多時,一身穿平民粗布衣裳,灰頭土臉,眼底不時閃過幾絲狡黠精光的年輕男子進來了。

沈墨池把茶盞往身前的桌子一放,順手拿起了摺扇,輕輕敲打著左手手心。

“人找到了嗎?”

年輕男子斂眉垂眸。

“屬下帶人趕到帽子嶺的時候,那裡早已空無一人。”

摺扇重重落在左手手心,再也沒有起來。

“言君諾。”

他的聲音沉穩,隱隱帶著一股上位者的威嚴。

左手手心的摺扇再次有規律的敲打了起來。

包廂一度陷入詭異的沉默。

不知過了多久。

沈墨池才輕聲開口道:“繼續留意,如果看到手背上有黑疤的人,務必不顧一切的把人帶回來。”

頓了一下,他補充了一句。

“注意不要碰到那一塊黑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