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魏主薄死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隊長嗤笑道:“入土是為安,敢惹咱們力大無窮城,還想死後安息嗎不可能!”
“所以,凡是戾王麾下,凡是邊城子民,都給我把腰背挺直嘍!在這裡,別有外人怕咱們,咱們不懼任何人!”
“別說你們不是邊城本地人,實話告訴你們,咱們邊城就沒有本地人!
我們當中有難民,有流民,有牧民,有從士族手裡贖身的佃戶,有外地逃難來的,沒有一個本地人,連我們的王爺都是流放來的。
但是有什麼關系?只要我們把這裡當成家園,當成家鄉,就能將邊城建設成天下第一大城!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
不用給士族當牛做馬,不用害怕韃子山匪行劫。只要你們一心忠於王爺,王爺就會帶領大家過上好日子!”
難民們在怕過、慌過之後,心中只餘勇氣和希望。邊城,真的是一座希望之城,無論任何人來到這裡,都能有活路。
當邊關稅律正式發布,燕地士族浩浩蕩蕩地過關往北疆行商,往來商隊絡繹不絕,難民們心中越發地驕傲。
當初朝廷說要把我們送到邊城,大家心裡是絕望的。
北境苦寒之地,寒冬極長,糧食收成低,士族強橫,封地戾王還是被發配邊關的,還常有韃子搶人。
來到這樣的地方,日子還有什麼盼頭?可不來,只能餓死、病死,同樣沒活路。
來了之後才知,聽人說千言,不如自己一見。這座邊關城塞,跟世人所說的完全不一樣!
當柳枝發出嫩芽,土地解凍,淩爺爺的道觀和錦歲的書院,正式開始動工時,屯田營帶領百姓開荒時。
經過一個月的訓練,顧長蕭正式問數萬難民,是否願意入伍從軍?入伍一樣分配田地和宅基地,家人還能進軍屬營,分配工作。
老人孩子亦有安置。當然,不願意入伍也不強求,入農戶亦可。
錦歲估計有一半百姓願意入伍,寒星說最少有六成,兩人才要說打賭,結果答案很快就出來了,足有八成百姓願意參軍!
人數高達三萬餘人。
連旁觀的李恆都驚呆了:“別的封地徵兵,百姓叫苦不堪,五戶出一丁,常有逃戶。沒想到咱們邊城百姓,竟然自願從軍。
王爺當真是得民心的賢王也!”
黑虎直接問:“李大人,你啥時候成俺邊城人了?”
李恆撫須……沒須了,摸摸下巴:“本官早就歸心王爺,自然算是邊城人。”
錦歲在一旁悶笑,臭不要臉的!
不過現在商律正式發行,李恆負責監管,這是個極得罪士族的活,錦歲準備讓他當背鍋俠,來推行土改。所以對李恆客氣很多。
兵有了,武器裝備得跟上!後勤得有保障。
這又是讓難民們瞠目結舌的一點,邊城竟然有這麼高産的新糧食!土豆和紅薯,讓他們見識到真正高産的農作物長什麼樣!
不少人在看到屯田營豐收時,都激動地哭了,要是自己家鄉有這樣的農作物,何至於餓死那麼多人?
一聽自己分到田地,也能種這些,並且新開荒的土地三年免稅,他們幹勁更足了。
短短一個多月,難民們的精氣神全變了,女人和孩子的眼神不再是呆滯和麻木。
孩子們胖了起來,小臉紅撲撲的。流民辦按人頭發衣裳,但入伍計程車兵除了流民辦發的那一套,還有軍中的兩套。
而女工們進工坊也有工衣,大人捨不得穿,就把衣裳改小給孩子,小孩子們人人有鞋,不再赤著腳長滿凍瘡。
李林風很生氣,因為他還不到入伍年紀,他多希望自己能參軍啊!
但他被淩爺爺看中,說跟他和那群乞兒有緣份,全部收為徒弟,住進季府。
有幾個去中原雜燴做雜工,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工作,因為每天吃肉吃到肚皮滾圓,簡直跟做夢一樣。
有幾個慧聰些的,和錦安一起讀書習武,包括李林風。
好笑的是這孩子很認真地跟淩爺爺說:“我不想當道士,我要當兵!”
淩爺爺揉著他的腦袋說:“當兵也要讀書!放心,你也不是當道士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