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商議婚禮(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227章 商議婚禮
除了程榆和邊城的官吏一臉歡喜,長安來的官員則是一臉懵和愁。
特別是禮部官員,相視一望,皆是一臉愁苦。這反應讓顧長蕭大為惱怒:“爾等何意?難道朕娶妻,爾等還要反對不成?”
在長安時每天都有幾十道摺子送上來‘催婚’,好像皇帝不娶妻,就不配當皇帝一樣。
哪怕他驅趕胡人,拯救長安,殺譽王平士族之禍,在那些老禦史眼中,依舊是天天唸叨,陛下須娶妻。
現在朕要娶了,你們又是這樣的反應?難道朕在長安殺的人還不夠多?還不足以震懾爾等?還要我在邊城大開殺戒,做實暴君之名才成?
禮部官員忙上前請罪:“回陛下,臣等並非反對,只是年關將至,而陛下大婚,需發放公文至四海,少則一年,多則三年……”
顧長蕭長袖一揮,打斷他們的廢話,真準備個三年,你們禮部還不知道要以此為藉口,貪多少銀子去。
並且,我和歲歲的婚禮,應該按邊城的規矩辦,而不是長安的那些陳腐煩瑣的規矩辦。
“無須大肆鋪張,朕與皇後早已結同心,婚禮只需傳遍天下四海,不需要他們來邊城參加婚宴。
這樣好了,淩道長,您來替我和歲歲擇個吉日。”
這事淩爺爺擅長,他當即取銅錢蔔卦,又問顧長蕭的生辰八字,不顧禮部官員臉臭,笑道:
“陛下和歲歲的八字極合,老道擇出最佳吉日,是明年的二月二。”
顧長蕭算了算,二月二還有三個多月,太久了,太久了!
又笑問:“阿爺,可有比二月二月近的吉日?”
這連阿爺都喊上了,淩爺爺喜笑顏開,又算了一卦:“正月十五,諸事大吉,陛下大婚,剛好和歲歲觀天下燈。”
顧長蕭笑問錦歲:“歲歲覺得如何?”
錦歲點頭:“我都行。”反正已經決定嫁給你,早點辦婚禮也好,以皇後的之名行事,比用淩姑娘的名義方便多了。
“我早就想帶歲歲觀燈賞月,那就定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朕與皇後大婚!禮部去準備吧!”
禮部官員快哭了,正月十五,滿打滿算不到兩個月,哪有辦婚禮這麼趕的?還是帝後的婚禮!
當然,看看現在的國都,連皇宮都還在建中,陛下就心急遷都。咱們這個陛下,性子也夠急的。
後來百官才知道,顧長蕭不是急性子,他只是對娶歲歲這件事很著急而已。
禮部官員開啟腳不沾地模式,來邊城之後的工作量,比在長安十年的工作量還要大!
因為長安的一切都有舊例可循,像皇室成親這事,什麼時候走哪個門,用什麼禮儀,都照舊例辦就行了。
但在邊城不行,皇宮是全新的,皇後的中宮雖然已經建好,但連內部裝修都沒裝修完,椒房還未幹,便要辦大婚。
也有人歡喜陛下娶妻,因為按舊例,娶了中宮之後,就會廣納後宮,三宮六院納齊。
新一輪的選秀交鋒即將開始,不論是權貴、士族、官員的女兒,只要能納入後宮,那未來幾十年的榮華富貴就穩了。
結果陛下看了一遭還在建的皇宮之後,立即讓將除了中宮之外,後宮所有的工程都停下,全部人員都來準備大婚之事。
有官員急了:“這怎麼行呢陛下?開春之後,您就該選妃了啊!”
顧長蕭知道,如果他說自己不選妃,估計連婚禮都辦不安生,百官勸誡的摺子能堆滿他的案上。還會頻繁騷擾歲歲,她這個皇後會成為靶子。
所以他說的是:“朕才登基,國力不穩,哪能鋪張浪費於選秀之事上面?再說,朕才娶皇後就納妃,皇後顏面何在?
選秀之後,三年之後再議。先全力做城建,後宮不急著擴建。”
有中宮,就夠了。留下的空地做園林,還能和歲歲散步賞景,以後有了孩子,再給他們建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