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平定長安亂(第2/4頁)
章節報錯
還別說,真讓他燒成功了。弓箭手連發數枚火弓,巨大的七彩球著火,匆匆降落。
沒等譽王高興太久,當天下午又一個巨大的七彩球升空,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
往長安的路上,每一城、每一關,皆能看到七彩球的身影。
要是錦歲知道此刻譽王的想法,一定會說,你以為我這個後勤部長是白當的?
戰時輿論有多重要,我可太清楚了!
天上飄了幾天揭發譽王所為之後,繼續飄下的是勸軍書,同為朝廷兵將,你們是受譽王之令棄城而逃。
只要投降,戾王既往不咎。但若不降,繼續追隨殺父逆臣,只能以叛軍罪論!
軍心,動搖了。
其實在得知戾王驅逐了胡人,救下了長安城,軍心就開始動搖了。
接著看到如同神物的七彩巨球,知道這是戾王軍中用來傳信之物,軍中將士既羨慕又懊悔。
羨慕邊城有這樣的利器,懊悔他們棄城而逃,如果留下來跟戾王一起作戰,那將是何等榮耀啊!
再到知曉皇帝已死,是的,皇上死了的訊息,他們還是從巨球發下的傳單上知道的。
一些將領再也受不了了,他們忠君愛國,可君死了,國有難時還棄城棄百姓不顧。
難道如今要隨譽王和沈國公,回長安跟救國的戾王及其部下作戰?
那們入伍是為何?胡人來時逃了,對救了長安城的英雄拔刀?
當天夜裡,就有幾個將領帶著部下逃離,拿著撿到的傳單,準備回長安見戾王。
譽王大驚失色,再問沈國公:“舅舅,怎麼辦?”
沈國公沉聲道:“逃的都是沒門戶的散兵,重將不會逃的。”
因為重將都出身士族,與他們利益一體,根本不可能歸降戾王。
沈國公以為自己帶著這些兵馬,就能有與戾王一戰的資本。
以為能帶著皇帝的屍體,兵臨長安城下,與戾王對罵三軍之前,最終殺了他,譽王登基。
到現在都沒有清醒的認知,如今的戾王,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被他們逐出長安的戾王了。
要擱錦歲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現在有的是力氣和手段!你們那老一套,已經沒用了。
顧長蕭將降兵不殺的訊息放出去三天,輕叩桌案:“三天,三天後不降者,殺!”
程榆皺眉,長安還活著的官員聽聞,以為他會勸戾王,不應該兄弟相殘,更何況皇上還在譽王手中。
沒想到程榆說的是:“三天?太久了!下官覺得一天一夜夠他們想清楚了。牆頭草,拔了就是。”
眾官員倒吸一口涼氣,雖然這短短幾天,他們已經發現邊城來的官吏辦事風格與長安官員完全不同。
他們更高效,更快捷,任務下達,不會相互推脫,也不會找數個部門審核。
與之相比,長安的官員簡直就是一群老油條。
但也不是這個快法啊!那可是數萬兵,怎麼能如此輕易下定論,一天一夜時間,不降就殺?
有官員求情:“王爺,不如讓下官去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