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歲:……

某些時候,這大老闆的想法和燕十一也差不多。

錦歲除了幹笑還能怎麼辦?心累了!你們這一個個的,就不能讓本王省點心嘛!

“那你對燕姑娘是怎麼個看法?我知道她和長安貴女不同,不溫柔嫻靜,直率坦誠。”錦歲明貶實誇地問。

顧長蕭搖頭:“我對她沒有看法,不過是個嬌縱過頭的大小姐。”

錦歲不樂意了:“你知不知道當初鄭家人來打邊城,這個嬌縱大小姐提著刀守了一夜!”

“人家受傷了一聲不吭,即便被我傷了心,也毫無怨言,這樣的好姑娘,天下都找不到第二個!”

最重要的是,還很會賺錢!

顧長蕭輕聲道:“所以,你喜歡她。”

錦歲重重點頭:“當然喜歡!可不是你想的那種喜歡,非關兒女情長,只是單純欣賞。”

“我就想告訴你,她是個頂頂好的姑娘,你別先入為主看輕她。”

“我也不學魏主薄那樣囉嗦勸說,娶燕氏女有多少好處啥的,我只想你能公平地看對待燕姑娘。”

見顧長蕭不答話,而是目光深沉地看向遠處,好像在回憶什麼一樣。

錦歲知道有時候說的越多,越容易有逆反心理,忙轉移話題:“不說燕姑娘了,你想先看魚油火器還是看鐵器坊?”

顧長蕭立即回答:“先看魚油火器。”

他也不想聊那個燕氏女,若為此與季兄起爭執得不償失。

錦歲先帶他去看窯,外面燒的是一些家常用的陶器,鍋、碗、杯、瓶都有,還有磚、瓦,窯外面很熱鬧。

都是來拉器皿的,新城建設要用,一些拖家帶口計程車卒家人也來採買,還有不少附近的百姓,因為這個窯口王爺說了,百姓也能來採買。

質量有保證,價格還便宜。方圓幾十裡的百姓,都不辭辛苦趕路來邊城採買。

還有一些膽子大點的流民,拿著之前賺到的工分,跑來換一些家用陶器。

見王爺過來,負責窯坊計程車卒忙來行禮。

錦歲跟顧長蕭解釋:“邊城目前最重要的是吸引人力,所以我才放開了陶器買賣,把附近的百姓吸引過來。”

顧長蕭點頭:“我明白,你答應和燕十一比一起馬球賽,也是為了把燕地的貴公子吸引來邊城。”

“只是,這跟魚油火器有什麼關系?”

錦歲神秘一笑:“等會你就知道了。”

對外開放的貿易的陶窯吸引人是其一,其二是為後面的瓷窯打掩護,掩人耳目用的。

沒辦法,魚油火器的作法說穿了太簡單,很容易被人學去。

她只能將製作過程分散,材料保密。

管事帶著兩人穿過悶熱的陶窯區,走進後山谷中嚴密看守的瓷窯區,看著一排排小瓷瓶被推進爐裡。

出來是青白色的瓷瓶,比酒瓶略小,又比女子用的香料瓶大,瓶口不是常規的木塞子,而是螺旋紋。

用同樣的紋路的塞子塞緊,再拿蜜蠟裹一圈,密封效果雖比後世玻璃瓶制的要差些,但也是這個時代能做到最好的效果了。

燒好的瓶子被送到更深處的作坊,這裡的防守也更嚴密,煤爐熬煮著魚油,用錦歲做的提煉鍋具,將純魚油一滴滴地提煉出來。

比起在海邊看到的混有雜質的魚油,這裡的要純多了。

當魚油裝進瓶中,便是焚燒邊城,火燒韃子的魚油火器。

錦歲拿一瓶給顧長蕭看,又拿出自己珍藏的玻璃瓶制道:“其實這琉璃瓶就是沙子燒的,只是成份複雜,需要多加試驗才能燒出來。”

“那邊我讓人弄了個窯,專門試驗燒制玻璃器,等燒出來之後,不光咱這魚油火器更正宗,還能做鏡子、飾品等等琉璃器皿,到時候和燕家合作,保管賺大錢。”

不等錦歲說出口,顧長蕭就替她說道:“這琉璃器的方子是季家的傳家寶,到時利潤邊城和季家平分。”

錦歲臉一紅,真是的,說這麼直白幹什麼?好像我有多愛錢似的。

“呵呵,這個好說、好說。老提錢多生分,最重要的是發展邊城,以後這琉璃器就是咱們邊城的重點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