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看見這一幕,正打算沖上前去理論,阿飛和爸爸媽媽逛超市的時候,可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小的菜賣一百元呢。幸好,阿飛的媽媽看出了他的意圖,好笑的攔住。

“媽媽,你攔著我幹什麼?”阿飛不解質問著媽媽。

媽媽看著阿飛憤怒的樣子哈哈大笑。原來,小夥子若是看到中意的姑娘,就會上前搭訕“買她的菜”,如果女方對小夥不滿意,會不賣給他菜,或者把菜價說得很離譜。若是女孩在“賣菜”的過程中相中一個男孩,會主動上前搭訕,然後把菜送給他。當然,若是小夥子不中意這姑娘,就會說這類白菜不喜歡吃。若是青年男女相中了對方,他們會偷偷找到一個沒人的地方相互瞭解對方,以對山歌的形式來詢問對方的年齡、性格、家庭情況等。若是青年男女相互中意對方,女方就會透過對山歌的方式告訴小夥子自己家的住址,讓男方託媒人帶上他的生辰八字去女方家說媒。

阿飛則被一旁的歌聲吸引。只見另一邊,一場別開生面的“唱歌比賽”如火如荼進行著。

在恩施土家族女兒會的熱鬧氛圍中,人群簇擁之處,一位身著土家服飾的姑娘落落大方地站定,輕啟朱唇,率先唱起了悠揚婉轉的歌謠:“正月開的什麼花?正月開的燈籠花。二月開的什麼花?二月開的油菜花。”

她的歌聲清脆悅耳,如山間清泉,帶著土家兒女特有的質樸與靈動,在空氣中悠悠飄蕩。這歌謠源自土家族古老的《十二月花》,以花為引,唱出四季更疊、歲月流轉。

對面的小夥子聽聞,眼中笑意盈盈,不慌不忙地回應起來:“三月開的什麼花?三月開的桃子花。四月開的什麼花?四月開的梨子花。”

小夥子的嗓音醇厚有力,歌聲中帶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對姑娘的傾慕。就這樣,你來我往,一問一答。

姑娘接著變換了曲調,唱起了《什麼穿的一身黑》:“什麼穿的一身黑?什麼穿的一身白?什麼穿的綾羅緞?什麼穿的瓦灰色?” 這一連串的問題,恰似她心中對小夥子的好奇與試探。

小夥子不假思索,立刻接唱道:“老鴉穿的一身黑,白鶴穿的一身白。錦雞穿的綾羅緞,斑鳩穿的瓦灰色。” 歌聲中,他巧妙地給出答案,也隱隱傳達出自己對世間萬物的認知,展示著自己的聰慧。

周圍的人群越聚越多,大家都沉浸在這美妙的對歌之中。每一句歌詞,每一個音符,都承載著土家族的文化底蘊與風土人情。這一問一答間,不僅是智慧的較量,更是情感的傳遞,彷彿將土家先輩們的愛情故事、生活點滴一一重現,在女兒會這個特別的日子裡,讓這份傳統的魅力持續綻放 。

夜幕降臨,篝火晚會拉開了序幕。

一堆堆篝火熊熊燃燒,火光映照著每個人的臉,溫暖而明亮。隨著歡快的音樂響起,人們開始跳起了擺手舞。

“探險小分隊”的成員個個拉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圍成一圈,也加入到了舞蹈的行列中。跟隨著長者跳起了擺手舞。長者們的動作沉穩而有力,他們的腳步隨著鼓點的節奏,時而輕快,時而沉重,手中的擺手動作如同鳳凰展翅,優美而富有韻律。

“一二三,跳!左右擺,再來!”阿飛一邊跳,一邊指導著動作還不太熟練的小魚。

“這舞蹈真有意思,步伐簡單卻很有節奏感!”小魚邊跳邊說。

阿飛回答道“你們聽,這鼓點和笛聲,和舞蹈搭配起來太棒了!”

小月則完全沉浸在了舞蹈中,她的馬尾辮隨著舞步左右搖擺,像一隻歡快的小鳥。

小魚的媽媽在一旁微笑著觀看,眼中閃爍著淚花:“小魚這麼開心,我覺得一切都值了。”

爸爸則摟著媽媽的肩膀,輕聲說:“這是我們一家人最珍貴的回憶。”

舞蹈結束,“探險小分隊”雖然累得夠嗆,但心裡那叫一個美。他們一屁股坐在篝火旁邊,七嘴八舌地分享著一天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