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羽的確不知道這些。她甚至不知道陸風銘有能力、有許可權做這些事。她連他具體的工作職責是什麼都不清楚。

自己何德何能,被這樣的人眷顧。

而自己又能給他什麼?

且不說奧運的結果如何,單說奧運結束後、自己需要立刻開始三年規培,幾乎不會有空閑時間。這種狀態下如何能與他開展一段健康的戀情?

不、現在不能多想、不能分心。

況且,陸風銘為自己做這麼多事,難道會期待自己以身相許?

不,他期待看到的是王者歸來,是自己站上奧運最高領獎臺。

這也是自己最想要的。

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靜下心來,專注訓練。

下車後,飛羽和張禮卿被帶去運動員宿舍。所有專案運動員混住,女運動員一棟樓,男運動員另一棟。飛羽被安排在3樓,她的隔壁就是許知瀾。而兩人對面的兩個房間,分別住著女子速度賽選手孫麗和張曉曼。

這是國家攀巖隊第一次以四男四女、足足八人的陣容參加奧運會攀巖專案,其中飛羽、許知瀾、華愚和張禮卿參加兩項全能,另外四位孫麗、張曉曼、楚鵬、鄧無雙出戰速度賽。

在運動員宿舍簡單收拾後,飛羽和張禮卿便去攀巖館加入了大部隊。

這是一座巨蛋形狀的運動館,穹頂用透光材料做成,貴市夏天難得的陽光此刻正透過穹頂照在場內的巖壁上。

偌大的運動館內,沿著外圍有三面270度都立起了將近20米的巖壁,巖壁上點綴著各種造型顏色的巖點。一眼看去至少有八條線路,每條線路都極盡蜿蜒曲折,甚至還有一些跨越了巖壁與巖壁的交界縫隙。這些線的難度可想而知。

剩下的一面擺了四條標準速度道。

過去標準的攀巖速度賽都是兩條賽道並列,同時有兩個選手攀爬。選手由頂繩保護,起步前一隻腳踩在巖點上,另一隻腳踩在地面的起步踏板,在哨響後迅速抬腳開始攀爬,並在達到頂點後迅速拍打頂端的觸控感測器。感測器實時顯示比賽時間,並且在被拍到後立刻停止計時,顯出選手的時間成績。最先拍到的計時器會亮起綠燈,而後拍到的則亮起紅燈。

隨著攀巖比賽的受眾和影響力逐漸增大,國際比賽中有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參賽,而兩條速度道一次只能比兩個人,時間會被拉的很長。

速度賽被稱為縱向的短跑比賽。參考短跑比賽每一槍可以八條賽道都站上選手,攀巖速度賽也開始考慮同時有更多賽道並列。

所以國際攀聯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並列四賽道的測試賽,並且會在這屆奧運上正式啟用四賽道。

如果說速度賽可以類比為田徑中的100米長跑,那難度賽就是田徑中的3000米長跑。就像田徑領域極少有人能同時在短跑和長跑中取得頂尖成績,攀巖中也很少有人能同時在速度和難度上達到頂尖水平。

絕大多數速度賽選手不會參加攀石和難度兩項全能,而主攻兩項全能的選手也基本都不去參加速度賽。因為這是兩種不同的比賽,對運動員競技的考驗方向完全不同。

擅長難度的飛羽小時候嘗試爬過速度道,最好的一次成績在20秒內。而當前女子速度道的世界紀錄是6秒06,離破6只差毫釐。男子的世界紀錄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秒74。

此時的速度四賽道下,四位國家隊的選手正在扣安全扣,準備一次訓練比賽。

每位選手的面前都是一條標準賽道。為了確保比賽的公平性、可比性,也便於成績的記錄,無論男子組還是女子組,都採用一模一樣的攀巖路線,所用巖點的形狀、大小、材質、位置、顏色也都分毫不差。

標準賽道長15米,寬3米,仰角為5度。每條賽道都有10個腳點和20個手點。這些巖點均為紅色,按照相同的圖案分佈在白色巖壁上。

巖點總共只有兩種形狀,類似雞蛋大小的是腳點,而類似歪歪扭扭四角星的則是大手點。這些四角星和攀石難度中的手點不一樣,它們沒有凹槽,但伸出去的四個角分別連線出三個斜面和一個把手,在賽道上以不同方向放置。

四名選手都已準備好,兩手握住起步手點,一腳踩在起步腳點,另一角立起半腳尖,只用前腳掌踩在起步踏板上。

從左到右依次是楚鵬、鄧無雙、張曉曼和孫麗。

預備聲響起,緊接著是間隔1秒的三聲提示音。前兩聲頻率較低,第三聲頻率偏高。

第三聲響起的瞬間,賽道下方的四個身影瞬間從地面向上彈射出去!

最左邊的楚鵬像一隻獵豹,眨眼便爬過了三分之一的高度。他右邊的鄧無雙分毫不讓,起跳的幅度更大,彷彿一隻猛虎。右邊的兩位女選手前半段幾乎和男選手齊頭並進,張曉曼如鷹擊長空,孫麗則像一隻靈巧的貓,每一次抓握都穩如磐石,節奏感相當完美。

眼睛只掃過一遍四個選手,巖壁頂端就已經有人拍到的終點計時器,綠色的螢幕上顯示著驚人的數字: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