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觀眾身處遠距離,只能看到平面佈局和選手位置,卻看不清巖點的形狀、紋理、凸起角度等,所以觀眾一般預設每個巖點的每個位置都可用。但實際比賽對遠動員來說,巖點上往往只有一兩處是舒服的可用用的位置。

另一方面,因為觀眾看到的線路是2d,對巖點之間的間距、角度都難以準確評估,而且對運動員的臂展、柔韌性等都只是粗略估計。

還有一些打在造型上的小點,觀眾可以看到,所以認為運動員只有伸手夠就能夠到。但運動員的視線很可能被造型的凸起擋住,無法準確評估小點的位置,所以有可能在靜態就能夠到的情況下選擇動態。

飛羽就是這種情況。

她在墊子上觀察時視線被造型凸起阻擋,認為最後的top點又小又遠。而當她爬到倒數第二個點終於準備站起來時,她的視線更是完完全全被top造型擋住。

她只得冒險選擇動態。

這條線直到時間結束她都沒有成功完攀,遺憾只有再積10分。

第三條線是純力量線,大仰角、小巖點,看線路設計幾乎是70的引體向上加30的仰角大動態。這是飛羽絕對的統治區。

但她居然嘗試了三次都沒有top,第三次甚至連最後一個動態都出現了動作變形。

三條線結束後,她總共積30分,排名三十開外。

陸風銘非常著急,這不是他熟悉的飛羽。他熟悉的飛羽非常擅長讀線,而且綜合能力極強,放在國際賽場上也絕對一流。而不是今天這樣,連續三條線因為能力不夠或思路不對而不能完攀。

但因為只有遠景鏡頭,他看不出飛羽是否有緊張或焦慮的情緒,所以她身體出了狀況?或者是因為這場比賽的難度確實太高?

畢竟目前大部分遠動員都沒有哪怕一條完攀。

現在只剩最後一條綜合線,如果這條線也不能完攀,哪怕她之後的難度賽表現完美,也幾乎沒可能晉級第二天的決賽。

他兩隻眼睛死死盯著螢幕,祈禱能為飛羽注入力量。

祈禱似乎奏效。飛羽在第三條線結束後,沒有坐下來休息,而是思考了片刻,走向墊子旁邊的裁判員。

導播把鏡頭切到飛羽和裁判,飛羽正在雙手比劃著跟裁判說著什麼。陸風銘看到裁判露出犯難的表情,示意飛羽原地等待,裁判自己找了另外幾個人商議。

一分鐘之後,裁判回來對飛羽點了點頭。

看畫面上飛羽的口型應該是說了句謝謝,然後立刻跳下墊子,走向國家隊的教練席,對教練和隊醫說了幾句話。兩人錯愕幾秒,之後迅速反應過來。

只見隊醫快速閃身從教練席跑出去,在人群中輾轉騰挪,很快跑出了鏡頭,而鏡頭沒有追蹤隊醫,給回了在巖壁上攀爬的選手們。

陸風銘更加緊張,需要臨時召喚隊醫,難道飛羽的身體出了什麼嚴重的狀況?

陸風銘看不到的地方,觀眾區,飛羽的父母一直同樣緊張和擔心。飛羽的媽媽隱隱有個猜想。

看到飛羽和隊醫說話,而隊醫突然飛奔出來,飛羽媽媽顧不得把手上的東西放下,就這樣舉著穿過層層人群,跑到隊醫面前大聲問:“李隊醫,飛羽出什麼事了?”

看到飛羽母親和身後緊跟著的飛羽父親,隊醫原本緊皺的眉頭突然舒展開來。

地球的另一端,陸風銘焦急的看著螢幕。螢幕上此刻是能呈現完整巖壁的願景畫面,可以看到右下方的教練席小方塊區域旁邊立著一個小點,那就是飛羽。

另一個小點出現在鏡頭裡,和飛羽彙合。

導播立刻切了近景,陸風銘得以看到此時的飛羽。

那個來找她的小點正是剛才跑出去的隊醫,他正在遞給飛羽一樣東西。

手機螢幕太小,陸風銘看不清那是什麼東西。

下一秒他就看見,飛羽把那東西接過來,竟直接塞進嘴裡。

鏡頭拉的更近,終於可以看清楚飛羽手上拿的是什麼。

那是被咬了一大口的巧克力甜甜圈!

飛羽選手,竟然在緊張刺激的奧運資格賽女子攀巖兩項全能預賽賽場上,在自己連續三條線都沒有完攀的不利局面下,在只有5分鐘休息時間的情況下,居然請隊醫跑出去,給自己帶回來一個巧克力甜甜圈,並且直接在賽場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