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潘指導甩個眼神給旁邊的一位技術教練,技術教練趕緊說:“你16歲之前的縱跳最好成績是38c,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哦,原來教練組知道我以前的表現啊,我還以為真像潘指導昨天說的,從來沒聽說過我呢。”飛羽一臉恍然大悟。
潘指導清一聲嗓子:“別說那沒用的。你怎麼做到這麼大提升的?”
飛羽見好就收:“我有個好教練,他的訓練方法挺……獨特的。”
“怎麼個獨特法?”技術教練好奇追問。
飛羽把秦臻讓她在墊子上翻來覆去的倒地起跳的方法講給教練組聽。
技術教練點點頭:“就是廣泛增強訓練,只不過幅度遠遠大於常規方式。飛羽選手不錯,能熬過這麼變態的訓練。”
變態嗎?飛羽想了想,自己當時還真的不覺得變態。可能是因為那時剛得知要在貴市比賽上亮相,而且比賽表現決定自己能否拿到執照,飛羽整個人都處在興奮階段,所以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經歷了非常規的特訓。
第二項深蹲相對力量,飛羽深蹲重量是102公斤,她現在的體重在56公斤,所以是體重的1.8倍。這本已是很好的成績,誰知許知瀾比她的成績高2公斤,但體重竟比飛羽還低3公斤。
飛羽向她伸出佩服的大拇指,許知瀾波瀾不驚:“這沒什麼,你要是像我一樣每天泡健身房,也能練出來。但這項結果好,只能說明我適應了健身房擼鐵的訓練方式,並不能確保我在比賽中的力量足夠。”
她說的沒錯,體能測評雖然可以反映出選手身體上某一方面的能力,但並不一定意味著這些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比賽成績。
深蹲就是這樣一項,而更為人詬病的是下一項:3000米跑。
曾經有一則令國人大跌眼鏡的新聞:在某一年全國游泳冠軍賽暨奧運達標賽上,幾名預賽中拿到各自專案第一的游泳名將,因為體能測試成績不達標,尤其是3000米跑不達標,而無法進入決賽,甚至可能影響到參加奧運的資格。
因為3000米跑是標準的陸上有氧耐力運動,它對運動員腳踝的要求和游泳運動員對腳踝的訓練方式截然不同。
不止游泳這一項,攀巖這種對爆發力、肌肉力量、手指力量甚至腳趾力量要求全面的運動,確實沒有對3000米跑這種有氧運動的要求。
3000米跑曾經是飛羽的短板,現在也一樣。
她平日訓練中會有3公裡甚至5公裡的跑步,但都是慢跑,目的是讓身體和各關節熱起來。她從沒有練習過配速、變速跑、加速跑之類,所以根本不清楚如何控制速度,如何達到好的成績。
最終她跑到了15分30秒,這一項拿到漂亮的0分,著實尷尬。
許知瀾安慰她:“沒事。你只是不適應這種體測方式而已。下午還有3項,好好發揮。”
下午是後三項:臥拉相對力量、指力條耐力、捏力相對力量。
臥拉可以充分反映運動員肩背的力量,這一項大部分人成績都不錯,也比較平均。
指力條是攀巖選手特有的訓練器材。在牆壁釘入一塊長形木板,木板上有各種大小粗細不一的凹槽,可以將手指最前端的關節放在凹槽內,懸空身體。全身的力量就在這幾根手指的一個關節上。
這是攀巖運動員最引以為傲的能力。
這也是秦臻之前教給飛羽的秘密武器。
秦臻的訓練方法非常變態,從五個指頭同時捏,逐漸減為四個、三個,最後甚至是一個手指。這還只是靜態,他要求飛羽每天都要練習靠指力引體向上。但這還不是最難的,更難的是靠指力引體下降。
引體向上還可以藉助身體爆發力和背肌,但反向的下降,幾乎是對指力的極限挑戰。
飛羽在剛開始這樣訓練時,三個手指的靜態就是極限。但每天早中晚三次5分鐘指力訓練,堅持到今天,她已經可以兩指引體向上和下降。
所以指力條耐力測試,她是男女組之間的最高成績。
捏力相對力量同樣是對指力的評測,但和前面指力條不同的是,指力條測試的是在負擔運動員體重情況下的指力,更多考驗的是食指中指。而捏力則是對著捏力儀使勁捏,主要考驗大拇指。
飛羽的成績同樣在上游。
一天的體測下來,身心俱疲。晚上教練組沒有安排訓練專案,只組織了一場晚宴,有國家攀協的領導來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