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飛羽降落申市是在下午,正趕上悽風冷雨,她專門換上的薄羽絨完全招架不住。

鵬哥的訊息正好進來:“降落了吧?好好學,努力綻放!結課之後去趟迪士尼玩,哥給你報銷!”

飛羽差點就要發語音去跟他吐槽:誰說的來南方,暖和?這濕冷可比北方的幹冷要殘忍多了。

從機場坐上磁懸浮列車,很快進入市內,然後換乘計程車,終於在天黑前趕到訓練班的酒店。這是申市在新區建起的綜合運動中心,有華東最大的攀巖訓練基地,還有附屬的酒店等商業設施。

入住很順利,十分鐘不到,她已經倒在酒店房間的大床上。

飛羽也沒想到自己竟然答應了鵬哥,來到這個培訓班。

她原本以為自己會和攀巖漸行漸遠,也許最終變成偶爾去爬一爬的業餘愛好。誰知命運又讓她更近了一點。

就當是做完最後一個美夢,今後最多也就是在顛覆重力兼職做做定線,全當回報鵬哥的知遇之恩吧。這樣想著,飛羽竟然直接在床上睡著了。

培訓班一共五天。第一天是長達八小時的閉門學習,主題是國際攀聯競賽規則。接近50名全國攀巖新晉精英們坐在酒店會議室,在講師進來之前相互討論手上厚達80頁的規則全文。

飛羽身旁坐著一位短發的利落女生鐘羚,跟朋友合夥開了一家連鎖抱石館品牌,如今在沿海地區多個城市已經有5家連鎖店。她的朋友負責運營,而她自己則做甩手掌櫃,專注提升自己的攀巖水準。

鐘羚指著規則的第二頁對飛羽說:“你看這裡,致謝辭裡的第一個名字,就是咱們今天的講師。他超級厲害,雖然攀巖能力普通,但特別懂規則,也懂得跟國際攀聯那幫老白男打交道。最近幾年國際攀聯在國內的分站賽,都是他一個個爭取來的。據說他能背下完整的英文版規則呢。”

飛羽不由的看向那個名字,陸風銘,倒是個好聽的名字,只是這種專攻行政的體育官員向來入不了她的眼。這種人不要來給運動員添亂就謝天謝地了。至於規則,對運動員來說只要記清楚犯規細則保證不犯就行了。

時間到達整點,一位男士走進會議室,站到了白板前。

鐘羚小聲對飛羽說:“就是這位。”

飛羽揚眉。這位長得,和她對體育官員的刻板印象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分毫不差。

挺拔但明顯肌肉不足的身形、熨燙整齊的襯衫西褲、側分的頭發、金邊眼鏡,一切都顯得得體卻又無聊。

唯一讓飛羽有些興趣的是眼鏡後面藏著的那雙眼睛,閃著似曾相識的光芒,讓她有些想一探究竟。

會議室裡的聊天聲逐漸消失,男士開口:“各位攀巖界的精英們,歡迎大家來到今年的高階定線員培訓班。我是負責講解國際攀聯規則的陸風銘,來自總局登山運動中心。咱們一共5天的培訓,前兩天都是由我負責。今天我會逐條詳細講解規則全文並帶大家基於案例去理解,到了明天則是規則應用練習,需要大家分組進行討論並答題。在開始之前,我想先請大家先就一個問題分享自己的看法:你們認為定線員為正式比賽定線和為非比賽場館定線,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鐘羚非常積極:“為比賽定級難度更高、更有挑戰,可以不用被安全考慮縛住手腳。”

“謝謝你回答——”陸風銘看向她胸前的名牌,“鐘羚對吧。我聽說過你,對沿海地區民眾攀巖運動普及有非常大的貢獻。”

鐘羚半害羞半驕傲的點頭。

“還有別的答案嗎?”陸風銘看向其他人。

一位少數民族長相的男生回答:“我覺得是規則。為比賽定線必須從頭到尾考慮規則,讓運動員能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挑戰極限。給場館定線就不用。”

“謝謝你——努爾蘭,我記得你在高海拔野攀挑戰賽上奪冠的瞬間,太帥了。”

努爾蘭也被他說的有些臉紅。

“還有別的同學回答嗎?不如我來點名,嗯——飛羽。”

飛羽後背一緊,怎麼偏偏就自己被點名呢。

感受到幾十雙眼睛正看著自己,還有竊竊私語,她明白有些人已經認出了自己。

深呼吸,飛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先想清楚攀巖比賽和其它競技比賽的區別。大部分的運動,要麼是在標準場地挑戰更高更快更強,比如100米,無論你在國內跑還是去奧運會跑,都是標準的100米跑道,50年前是,50年後仍然是100米跑道。要麼是在標準的場地裡完成動作或者表演,由裁判組打分,比如體操、跳水。要麼是雙方對戰,根據得分高低來決出勝負。

“只有攀巖不一樣,每一場攀巖比賽,路線的設計都不一樣。這與其說是比賽,更像是考試。而定線員就是考試的出題人,每位選手則是考生,挑戰的是在當下這份試捲上能拿到怎樣的好成績。

“從這點來說,比賽中的定線員就像是上帝視角的遊戲設計師,他的目的是激發出運動員的極限和創造力。

“由此對應的,為場館定線則像是普通小遊戲的開發者,在安全、樂趣、挑戰和提升中找到合適的組合就可以。”

一片寂靜。飛羽警惕的看著大家,以為自己說錯了話。

“你說的太棒了!”鐘羚突然拍了拍她的肩,飛羽看到其他人也露出贊同的表情,這才鬆了口氣。

“謝謝你飛羽,這個答案比我想象的還要好,”陸風銘的表情也很贊賞,“看來大家也很認可這個答案,那我們正好從這個角度切入,來全面學習為了成為激發極限的遊戲設計師,我們的工具箱裡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東西。下面請大家翻到規則手冊的第9頁……”

一天的培訓終於結束,每個人都比爬了100遍速度道還要累。但身體雖然累,飛羽的大腦仍然興奮。學習規則比她想象的要有趣且有挑戰,而陸風銘有很好的辦法讓大家都沉浸其中。

他把所有學員分成四組,分別模擬國際攀聯、成員協會中攀協)、成員協會下屬代表隊中國代表隊),以及世界盃分站賽在國內的一個賽事組。

四個組在第一天是競爭關系,陸風銘每講完一個章節的內容,就會當場出10道搶答題,組與組之間競爭。14個章節加4則附錄,相當於一共18個章節,總計180道題。一天下來,最終得分最高的組全員自動獲得下一屆全國錦標賽多個分站賽和總決賽的主定線員資格,當然這是有條件的,他們必須透過這5天的培訓並取得相應證書。

第一天,飛羽和鐘羚所在的國際攀聯組不幸以兩分的微弱劣勢屈居第二。努爾蘭所在的中國代表隊組獲得第一,全組12個人都摩拳擦掌,就等著5天培訓趕快結束,好等開年後去錦標賽上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