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情盡緣終

張瓊一直用“天道酬勤”來教育女兒,同時也用這句話麻痺自己,漸漸地,她開始相信運氣才是許多事情成功與否的關鍵。這次,她覺得自己正好驗證了這個道理。

“瓊,我昨天看到我們小區最東頭那家房子掛出了出售的牌子,房子不大,應該價格也不高。你這幾天有空可以去看看。”晚飯後,蘇明明興沖沖地打電話給她。

那是一棟坐北朝南的三層聯排別墅,面前是一條碧波粼粼的小溪,溪岸上長滿了各類野草,顯得自然靜謐。別墅後面則是層層疊疊的紅楓林,四周環境優雅恬靜。站在門前,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草香,清新自然,久久不散。房子的面積雖然不大,約有1500平方英尺左右,但佈局典雅。裡面鋪設著漂亮的杉木地板,壁爐設計考究,挑高的大廳顯得格外寬敞,幾盆綠油油的盆景點綴其中,處處透露出主人的精緻生活品味。

“房子的主人是一位七十幾歲的老太太,40多年前她和丈夫親手建造了這棟房子。三年前她丈夫去世了,現在她打算賣掉房子,搬去溫哥華和女兒一起住。”房産經紀一邊介紹,一邊帶著張瓊四處參觀,臉上掛著職業化的笑容。

“我可以下週再帶朋友來看看嗎?”張瓊問道。

“當然可以,不過您要抓緊點,現在已經有幾戶人家在考慮這棟房子了。瞧瞧它的狀態,還有這周圍的風景,多難得啊。”高個子的經紀人顯得有些不耐煩。

張瓊沒有理會經紀人的催促,她信步走過大廳,推門走進後花園。花園雖然不大,卻打理得非常整潔。高大的灌木和夾竹桃將鄰居的花園隔開,一片盛開的鬱金香在花園中綻放,黃色與紅色交相輝映。一棵高大的紅楓樹直直聳立,旁邊的葡萄藤纏繞在架子上,綠意盎然。葡萄藤下,一個裹著毛毯的老太太坐在搖椅上閉目養神,身旁的小茶幾上擺著一套精緻的英式茶具,茶香氤氳,風柔日暖。

張瓊走上前,輕聲打招呼:“您好,我叫張瓊,我是來看房子的。”

“你好,我是凱瑟琳,坐吧,跟我聊聊天吧,我女兒應該和你差不多大。” 老人微微抬起身體,指了指旁邊的椅子,隨手給張瓊倒了一杯茶。“亞歷山大,我的女兒,現在住在溫哥華,和她的丈夫還有孩子一起生活。他們每年都會回多倫多看我。”

凱瑟琳輕抿了一口茶,沒有給張瓊插話的機會,繼續說道:“亞歷山大說,溫哥華的天氣比多倫多更適合老人。”

張瓊端起茶杯,品了一小口,茶香甜潤可口。凱瑟琳指了指前面的紅楓樹,輕聲說道:“那是我丈夫比爾20年前種下的。他一直熱愛木工,家裡的壁櫥和餐桌都是他親手做的。那一年,我們的女兒嫁去了溫哥華,他說既然女兒遠走,那我們就種棵樹吧。”

“如果我買了這棟房子,我一定會用心照顧好它,還有這棵樹。”張瓊溫柔地拍了拍凱瑟琳的手,鄭重承諾道。

“謝謝你。這座房子承載了我太多的回憶,很多時候我彷彿還能感受到比爾的存在。我知道,或許我真的該去溫哥華了,我女兒總是說我該放下過去,開始新的生活。”

那天下午,張瓊和凱瑟琳聊了很久。她聽著老人的回憶,彷彿在翻閱一本滿是感慨的回憶錄。

回家的路上,張瓊沒有叫車,家離這裡不遠,走路不到半小時。更重要的是,她想利用這段時間好好思考。曾有人感嘆,人生如一場黃粱夢,如今,張瓊也有了同樣的感覺。時光匆匆,變換無常,生命的每一段時光都會逐漸消逝,彷彿一切都在輪回的機器裡周而複始。她彷彿看到幾十年後的自己,也像凱瑟琳一樣,裹著毛毯坐在花園裡,回憶著逝去的歲月。思緒湧動,她的眼淚不知不覺流了下來。

陽光下,張瓊淚流滿面。

門剛一開,苗苗便興奮地跑了過來。整個下午,她都在盼望媽媽回家,因為她剛剛完成了一幅用心畫的水彩畫,畫中媽媽笑容溫柔。苗苗覺得,這是她至今為止畫得最好的一幅畫。

看到女兒燦爛的笑臉,張瓊頓時明白了自己生活的意義。她努力地生活,努力讓一切變得簡單和真實,這些努力並沒有白費,因為她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最寶貴的印記。

“我決定買下那棟房子了。”張瓊堅定地對高俊說道,“我們把它買下來,然後在花園裡也種一棵紅楓樹。”

一切進行得異常順利。第二週,張瓊帶著周瑾和喬來幫忙參謀,大家一致認為這房子物超所值。很快,他們的報價便被接受了。後來,房産經紀告訴張瓊,其實還有另一位買家出價更高,但老太太依然選擇了他們。“真是個怪老太太。”經紀人咂著嘴感嘆。

張瓊知道,凱瑟琳選擇她們,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她希望這棟房子被悉心照料。這裡承載了她一生的悲歡離合,見證了她和比爾的愛情、女兒的成長,以及無數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