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買房子被視為新移民“安居定業”的第一步。許多新移民總是猶豫不決,擔心幾年後還可能回中國。但一旦買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家和後花園,享受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回國的念頭就慢慢打消了,開始真正定居下來。現在,高俊和張瓊決定在女兒的學校附近買房子,最好離朋友蘇明明家近一點。

夫妻倆又開始挑燈夜戰,坐在電腦前研究房産和社群情況。加拿大的買房方式與中國截然不同,房子按平方尺計算大小,但價格並不按每平方尺直接定價。賣家通常根據房屋維護情況、面積大小以及周邊房價來估算。經過兩天的研究,高俊決定放棄在蘇明明所在社群買房,原因很簡單:價格太高了。

盡管他們在很多事情上意見不同,但在買房這件大事上,高俊和張瓊出奇地一致:量力而行。

他們首先制定了一個買房時間表。

“給自己五個月時間吧。我們租房已經這麼久了,也不在乎多租幾個月。時間充裕些,我們可以多看看幾家,挑一個最滿意的。”高俊在廚房裡一邊整理冰箱,一邊對正在洗菜的張瓊說。

幹練的張瓊在買房這件事上選擇聽從丈夫的意見。第一,丈夫說得有道理;第二,她發現一向顯得有些疲憊的高俊,突然對這件事格外上心。她樂見其成。

“買房子要注意‘四有四不要’:要有河,但河不能太深,防止小孩溺水;要有樹,但不能太密,避免遮擋陽光;要有商店,但商店不能太近,防止幹擾生活;要有學校,但不能太遠,接送孩子方便。”高俊一本正經地把從朋友那裡學來的經驗分享給張瓊。

接下來,他們開始尋找房屋經紀人。經過一個月的網上搜尋和麵對面交流,他們最終選了一位身材矮胖、像個大冬瓜的加拿大白人彼得做經紀人。他住在附近,已經從事房産經紀八年。高俊覺得他非常熟悉這一帶。

“放心吧,我一定能幫你們找到滿意的房子!”彼得了解需求後,自信滿滿地握手道別。第三天,他就打來電話,約高俊夫婦週末看房。

兩個月過去,盡管彼得非常勤奮,但高俊夫婦還是沒有下定決心。他們總能找到各種理由拒絕。

“這家的地下室太暗了。”

“靠街的房子,雖然好,但可能太吵了。”

彼得漸漸失去了耐心,他挺著大肚子,無奈地搖著頭:“樣樣都好的房子是有,但價格就不是這個價了。”

高俊和張瓊也知道,找出這些藉口的真正原因只有一個:價格太高了。

“這樣吧,現在快到聖誕節了,很多業主都準備過節,暫時不賣房子了。我們買房的事也先放一放,等過了節有更多房源時再挑選。”高俊有些不好意思地對彼得說道。

買房的事雖然因為寒冷的冬季暫時擱置,但張瓊卻感到她和高俊的感情像是春天萌芽的小草,悄然複蘇。看房的這段時間,高俊的上心讓她感到意外和溫暖。每次彼得打來電話,他總是立刻出門看房,回到家後,他會坐在電腦前查詢資料,研究買房攻略。

“你這樣下去,我看你都可以考個房産經紀證了。”張瓊調侃道。

“嘿嘿,你還真說對了。我還真打算考個房産經紀證,反正房子買定了,有時間就去考。”高俊挪了挪椅子,認真地回應。

“得了吧,還是好好工作吧。房産經紀沒有底薪,經濟不景氣了就要喝西北風了。”

“不會的。”高俊自信滿滿,“現在那麼多中國人移民加拿大,一到這兒就買房,而且是全額付款。我看這個行業至少未來十年都不會失業。”高俊笑得燦爛,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再說這樣我有更多時間照顧你和苗苗,總讓你接送孩子上學,我心裡也過意不去。”

張瓊沒有回應,但眼中流露出感動與期盼。過了一會兒,她輕聲說道:“你……還是搬回來睡吧,讓苗苗回她自己的房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