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千大道,道道三千(第2/2頁)
章節報錯
原本他們並沒有在意這種區別,畢竟世有永珍,怎能獨攬所有。
就好比讓掌控雷霆的人去和掌控時光的人比試時間,又好比讓掌控水火的人去和掌控空間的人比試空間,怎能有利,結果如何自然不言而喻。
可現在,在揉合了帝與失的言論之後,諸王隱約間覺得,雷霆不見得無法體現時光,水與火也不見得無法具現空間。
如果萬事萬物,不變其宗,各種表象與意象,皆有最原始的‘粒子’與‘波’的話,雖然他們不懂什麼是最原始的‘粒子’與‘波’,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進行認知。
“過去不覺得有什麼,從未深究過為何我界有的生物卻並不顯那一邊,就連界海中的其他大界也鮮見。不過現在……”
“怪不得雷霆一道,我界分明也有,不是沒有那種強者,可相對那雷靈一族而言,體現差異卻那麼大。這就是秩序與法則的具體表象不同嗎?三千大道,道道三千啊!”
“萬物始於一,抽絲剝繭,原來那些前賢追逐的歸一後又化萬千,並不是閒得無聊,而是一種大追求嗎?只可惜不得要領,棲身一地怎能便觀道道三千,最終收穫的只有落寂。”
諸王明白了,他們看到了更加廣闊的前路,也看到了世間萬事萬物表象後的源頭。
這就是失之前說的一些關於諸世的秘密嗎?
隱約間他們覺得,這哪裡是僅是一些關於諸世的秘密,真要說的話,不如說是一條破王成帝路啊。
“仙域,自古至今為諸天仙道路的匯聚點,融合了不止一個大界,那裡的秩序與法則……原來如此,怪不得昆諦前輩曾言帝落時代的那位前行者,那在堤壩界留下澹澹腳印的生靈,其是自仙域走出的。”無殤像是發掘了什麼驚天大秘,顯得很是激動與振奮,竟一時壓制住了“冰火兩重天”的痛感。
“我界強盛,遵循正統與純淨,從不接納其他的大界與法則,甚至就連附庸也要隔絕在外,甚至是另開天地,原來這是做錯了嗎……”赤王在思索的同時,突然間勐地一震,因為他由此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現在的路。
當年,他擊殺了敵人,那是一位仙王,原本他只是單純地用其血肉與精華來修復自己的未明傷勢,以期短時間再現巔峰。
可後來,不知為何竟意外誕生了神胎,這給了他希望,被他視為破王成帝的關鍵。
難道這便是本質嗎?
仔細想想,一位仙王,其法則與秩序必然夾雜著龐大的道與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就是另外的一方大界的表象,是不同的周天星斗、萬物生靈。
當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糟了!”也就是在這時,有不朽之王靈光乍現了什麼,一副擔憂的神色。
“怎麼了?”安瀾見狀,不由得開口與伸出援手。
這是他的一位友人,雖然不如他和俞陀之間的友誼,但也是十分重要的夥伴,此刻以為其是在這裡出現了什麼變故。
“我沒事,不用出手。”這位不朽之王止住了安瀾欲幫扶的動作,進行解釋道,“我只是想到了一件事情,昔年那一邊被我界壓制、滲透,所謂的仙種等處於天然的劣勢之下。或許這不是那邊戰敗的關鍵因素,可也起到了作用,算是一種地利。而在那一邊發現了這種不利後,也進行過反針對,似乎無終與輪迴等研究出了什麼。”
“你說的是他們準備的所謂的拋棄外界的種,轉變為以自身是種的構想嗎?”安瀾自然知曉這位友人的意思,只不過他並不怎麼在意,“昔年,在小輩的戰場中,確實有那種‘實驗者’,可直至戰爭結束,都沒有出現一個真正所以然的生靈,未見那種手段。你突然想這件事幹什麼?”
“不,我想的不單純是這件事,並非是在意那邊有了應對,失去了地利。畢竟就算現在真的有那種人,那一邊摸索出了一條算是正確的路,也終究是失敗者。僅靠一個紀元能誕生幾位王?”這位不朽之王搖了搖頭,神色凝重地說道,“我在思索的是其他的事,你們難道沒有發覺,那種以自身是種的路,頗有一種道道三千的體現?”
“嗯?”聽到這話,諸王同一愣。
對於所謂的以自身是種,他們並不反正心上,左右不過是失敗者研究的失敗的路,從未在意過。
可是現在提及,深入推演與探究,他們卻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破王成帝……他們野心不小啊,原本以為只是反制,結果脫下外衣,其本質竟然這麼深!”有不朽之王神色陰霾。
“倒不見得是破王成帝路,他們沒有我們這樣的福源,怎能推敲出諸世的秘密。多半是無心之舉,只不過恰好契合了道道三千的核心。”有不朽之王有不同的看法,雖然認可以自身是種的未來,但卻並不認可那一邊進行試驗的初衷。
“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以自身是種既然契合那種真義,便不可不防。”赤王開口,定下基調,“這樣吧,回籠與收縮依舊進行,只不過陳兵在那一邊邊荒的就暫且不要動了,讓他們去探探路,看一看那一邊如今是否還有以自身是種的人在。”
“此外,還有一些人,要重點‘關照’一下。”在赤王話音落下之後,無殤也開口,“以自身是種,雖然不見得輪迴與無終等真的知曉道道三千的秘密,但原始古界終究與那仙域同源,而仙域在古史上並不缺乏膽敢破王成帝的生靈。如果他們真的有這麼大的野心,那麼他們最終的目標絕不僅是反制與應對那麼簡單,很有可能是想給我們也來個‘當頭一棒’。”
“您的意思是……”有不朽之王猜測出了無殤口中的重點“關照”物件的人選。
“有人身在我界,常駐此間,舉族過來,不見得是真心實意啊。”無殤很有深意地說道,莫名後怕。
“他們怎麼敢!”有了無殤的點撥,諸王自然聯想到了關鍵,也是一陣悚然。
因為,那些投誠而來的人,他們承許諾給予帝族的待遇,一視同仁,並不會拘束他們修行,無論是銘刻這方天地法則與秩序,還是摹刻散佈在大界中的王者烙印,都百無禁忌。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將近一個紀元了,那些人不說將那方天地都記住了,也至少是有個七八成了。
要是如無殤所言,他們不誠心,而是有其他的目的,那就細思極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