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什麼去?”周芳芳問兒子。

“這麼大的雨你亂跑什麼?不能安靜的在家待著,正好,現在趕緊去給你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問他們到哪兒了,要不要你過去接一下他們”周芳芳又道。

顏良回母親:“媽,三哥讓我去幫忙圍個圍子,怕這雨下的把他家的塘子給淹了”。

“那也要先給你爺爺奶奶打個電話,這麼大的雨也不知道他們是出發了還是依舊待著……”周芳芳又開始擔心起了公公婆婆。

顏良只得停下來,給奶奶打了個電話,電話一通,聊了一下顏良便知道爺爺奶奶已經快到鎮子了,十來個老爺子老太太一起去的,又一起包車回來的。

雨下的大,但還沒有大到把水泥路給沖塌了,所以一車的鄉親們都挺好的,再有半個鐘頭,大家便一起回來了。

把這個訊息告訴了母親後,顏良披上了蓑衣,消失在了雨簾裡。

開著船到了壩頭,顏良發現這邊全都是跑來跑去的鄉親們,大家都在緊張的加固著自家塘子。

顏良帶著小跑來到了三哥家的塘子邊。

“小良,過來”。

顏如松發現了顏良,也不和堂弟客套,直接讓顏良幫自己過來打地樁子。

顏良聽到三哥的聲音,連忙來到三哥的身畔。

“三哥,你這行不行啊?不添土麼?”顏良大聲向和顏如松問道。

現在壩上的情況是湖水比養殖塘子的水要低一些,如果雨一直這麼下的話,那塘子裡的水一滿,必然是要向大湖裡洩的。

水一洩,那麼鄉親們養的什麼魚啊蝦的自然也就會跟著水往湖裡去,這可沒什麼按比例不按比例的說法。

只要這水一洩進大湖,塘子裡大部分的魚蝦都會跟著進入大湖內,從而給鄉親們帶來非常大的損失。

想要阻止這種事情,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土加固塘子壩,沿著塘子邊緣用裝了土的編織袋子碼起來,碼出一個簡易的攔水壩出來。

第二種就是像三哥這樣做圍子,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在自家的塘子周圍圍上一圈網子。

兩種方法比較來說,用土自然好,但是人力成本有點好,像是三哥家做起來就心有餘力不足,網雖然簡單省力,但是依舊避免不了會有損失。

原因很簡單,網子肯定是有孔的,要不然怎麼能叫網子。小的魚蝦會從孔中漏出去,大過網眼的魚才會被留下來。

只能說保住了大部分,但是小部分的損失還得要承受的。

顏如松說道:“不添土了,沒有那個必要,蝦子都長成了,能從網子中間逃出去的,都是些小蝦也賣不上幾個錢……”。

雨下的很大,哥倆說話有都有費勁,聊了幾句,顏良便幫著三哥下起了樁子。

“你來輪錘子,我扶著樁”。

顏如松打完手上的樁子,衝著顏良說道。

顏良點了點頭,自覺得的抱起了地上擺著的三角鋼架子往前面走,走了大約兩米,聽到三哥說聲好,顏良這才把樁子放到了地上。

從三哥的手中接過了錘子,看到三哥把三角樁子對準了地面,顏良輕輕的輪起錘子試了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