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卡迪安卻沒有任何情報,缺乏支援和後勤的溫德只需要一個疏忽就能葬送掉所有和他一起前往這裡的北河人。

他是指揮官,是艦長,是所有人的希望,他是不能有個人感情的,得像一個冷冰冰的機器一樣思考和決策。

曾經意氣風發,大言不慚說有著一隊滿編就能收復席爾瓦尼亞, 以及成為選帝侯時的欣喜若狂。

現在給他的只有永恆的平淡和冷靜,哪怕是統領整個北河聯邦,也沒有讓他發生任何情緒變化。

卡迪安的人民是需要幫助的,但是不代表溫德會用北河人的命去換卡迪安人的命。

他只是一個指揮官,不是帝皇,更不是原體,救不了任何人,也救不了她。

但是他從來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

同樣, 溫德不需要為卡迪安計程車兵負責, 這些人的生死都和他沒有關係,他來到卡迪安星球只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前往卡迪安星球的首都卡迪亞,那兒有著一個巨大的太空死靈方尖碑。

這就得說起阿巴頓的黑色遠征了。

為了塑造出人類帝國戰無不勝的新聞,在帝國媒體口中,阿巴頓的十三次黑色遠征都是失敗的。

除了第十三次黑色遠征,不過那次也僅僅摧毀了卡迪安罷了,對於帝國來說無關痛癢。

千萬不要被新聞媒體騙了,戰場彙報可能會說謊,但是戰線這玩意兒可是每時每刻都在朝著地球靠近。

如何才能評判一個人是否成功。

不要看他在整個戰場上的作用,那個時間跨度太長遠了。

只能看他有沒有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

如果殺了十多萬的星際戰士,但是卻沒能完成自己的戰略目標,那麼就是失敗的。

但是哪怕全軍覆沒,只要是完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那麼就是成功的。

前十二次黑色遠征看上去阿巴頓是失敗了的, 但是他每一次黑色遠征都達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輸了的一方反而是帝國。

第一次黑暗遠征成功找到魔劍德拉科尼恩, 獲得混沌諸神認可。

第二次黑暗遠征成功摧毀一個為帝國海軍建造戰艦的鑄造星球,同時突襲一個審判庭封印惡魔的秘密堡壘, 釋放大量的混沌惡魔。

第三次黑暗遠征突襲一個帝國宗教星球,成功摧毀一個預言會復活後終結混沌的聖人遺骸。

第四次黑暗遠征重創了組成卡迪亞防線上一顆重要堡壘星球,消滅了上百萬帝國守軍。

第五次黑暗遠征成功摧毀一個擁有抑制亞空間侵襲聖物的宗教星球,導致亞空間與現實宇宙分界線迷糊,混沌侵襲開始擴散。

第六次黑暗遠征成功讓帝國和星際戰士消滅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讓自己得以鞏固對整個黑色軍團的控制權。

第七次黑暗遠征成功搶奪了大批星際戰士基因種子讓自己黑色軍團可以補充兵員。

第八次黑暗遠征透過特定儀式規律屠殺星系裡上億人口完成奸奇的試煉,獲得奸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