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個選擇吧,免得說被人誤傳AI都喜歡控制人類的思想。”

透過手錶上的全息圖形,展現在溫德面前的是三個設計方案。

一:透過截肢手術去掉左手,裝上製作好的機械手臂,能夠獲得半噸左右的力量。

二:注射基因強化藥劑,促進身體內部的肌肉快速增生,並移除人類天生的肌肉數量限制。

三:安裝一個機械外骨骼手臂。

這還用選嗎?溫德當然選擇了第三個設計方案。

首先就是自己絕對不會做出什麼截肢一類的行為, 也不想扭曲自己的血肉組織。

唯有新增外骨骼才是自己能夠接受的東西,而且解鎖外骨骼科技可以為未來的動力甲科技進行鋪路。

“看來你對肉體還有一點留戀。”

艾冷不丁的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語,隨後慢慢開始編寫工程圖。

作為一個人工智慧,她可沒有任何的資料庫可以儲存資料,只能是靠記憶來完成一些簡單東西的設計。

手臂外骨骼的圖紙已經完全被設計了出來,每一個地方溫德都看不懂。

這種玩意兒已經超出了五年物理教育的範疇。

還好艾詳細的標註了順序,讓一個複雜的科技產品變成了像拼接積木和玩偶的有趣活動。

溫德必須得找到一些合適的材料,然後融化成為合金,最後澆築成需要的形狀,最後完成組合和線路佈置。

“我算算啊。”

“就你那一千以內加減乘除的演算法,別算了別算了,我已經算好了。”

艾快速列印出了一份材料表,上面有製造手臂外骨骼的一切材料需求。

鋼鐵,銅,黃金,白銀,橡膠,螺絲,螺母。

還有工具需求,包括改刀,鉗子,焊接槍等一系列的特色工具。

在飛船上,這些東西應有盡有,不過都分散在了各個家族之中。

若不是溫德在不同家族之中都有著良好的關係,還真不一定能夠搞到合適的工具。

可就算工具和材料全部準備齊全,接下來想要完成製作也有著不小的難度。

一塊祛除了鏽的鐵,該怎樣才能把它變成一根直徑3.53毫米的鐵絲?而且艾親口說了, 所有材料的誤差都不能超過0.1毫米。

黃金年代的工業標準嘛,溫德能夠理解,但是想要自己製作出這種高規格的材料毫無疑問比登天還難。

將鋼鐵熔融,然後乘還沒有冷卻的時候立刻敲打,沒有模具只能靠眼睛來判斷標準是否合適。

好不容易打造出一根差不多的鐵絲,用手錶內的艾掃描一下就得到了一個十分悲痛的訊息。

“粗了,粗了0.2毫米,廢料,扔了,重新做。”

“就沒有這個手臂外骨骼的STC嗎?”

“有,同時我也能教你如何做出STC機器,只需要把材料扔進去就能從出口吐出產品。”

“還有這種好事?快快給我,我馬上去找到材料,然後等著收貨就行了。”

“不給,理由嘛,你自己知道。”

想要培養一個人對於科學的信仰和尊敬,最重要的就是要讓那個人有著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