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不由問起黃氏父子道:“那個滄州的黃氏父子,他們應召了嗎?”

朱標也只能儘量讓自己平靜道:“回父皇,那黃氏父子再次拒絕了吏部的任令。而且,當著滄州知府的面,分別剁掉了自己的右手拇指,從此不能再執筆了,以此表明他們拒絕入仕之意。”

朱標說的雲淡風輕,儘量不激怒父皇,同時心中也忍不住疑惑了一路:‘這二伯寫了一個九字,不知究竟是何意?這一個九字,竟能救那黃氏父子?

想以父皇與二伯的感情,只需要二伯一個字,當就能救那黃氏父子性命。’

所以心中有了定心丸,卻也絲毫不慌,並且不著急拿出。

而朱元璋聞聽,臉色一下便難看下來。

然後一息,兩息,三息……

接著才是緩緩道:“給他們恩典不要,看來,他們是要給前朝守一輩子節了。”

朱標立刻恭敬幫求情道:“兒臣以為,那黃氏父子未必是為前朝守節,而是一直在恪守一臣不事二主的倫理道德,如果他們早年便投效父皇的話,相信一生也不會再投靠他人。”

可謂父皇,如此二人的崇高美德,就算他們不為我們效力,我們也沒有必要殺他們。

但朱元璋卻寒著臉道:“標兒,你又心軟了是不是?你忘記在他們效力的前朝下,你爺爺奶奶是怎麼死的了?還有你大姑、二姑、三伯,就連你二伯都差點。

那脫脫帖木兒,都能為了天下百姓,為咱大明王朝效力,就他黃氏父子有倫理道德?嗯?

咱們給他們恩典,一次次禮請他們出山為官,他們不但不要,還剁了自個的手指頭,這不明擺著是跟咱大明帝國勢不兩立嗎?

傳旨……”

結果朱元璋還沒說完,朱標便趕忙恭敬一禮,遞上一張紙道:“父皇恕罪,兒臣接到此訊息時,二伯剛好也在身邊,兒臣就求了二伯一個主意,但二伯就寫了一個字,兒臣也不知二伯究竟是何意思?還請父皇過目。”

朱元璋淡淡眼皮一耷拉,二哥的話自會聽,哪怕二哥不讓殺那黃氏父子。

但如此舉動,卻瞞不過朱元璋的眼睛,這標兒分明是怕自己這怒之下殺那黃氏父子,於是便提前跑到二哥府上,為那黃氏父子求情去了。

因為,只要二哥說了話,自己肯定都會聽的。

但,標兒你這麼做是幾個意思?

終於朱元璋也不禁淡淡看朱標一眼,卻已不再是小時的朱標,而是長大成人有了自己中意的朱標,就是可惜有些太婦人之仁了。

於是再淡淡抬一下眼皮,也不禁直接問道:“標兒,你可知道你二伯寫的這一個九字是何意?”

朱標立刻:“兒臣不知,故此拿給父皇過目。”

朱元璋淡淡道:“看來就連你二伯都看出來了,看出了你的心軟,所以才給你寫了這一個字。

傳旨,誅其九族!這就是你二伯的意思!”

朱標直接不由雙手一顫,再急道:“父皇,那山東二賢,一直閉門治學,賢名遠播啊。”

朱元璋大怒:“那就更該殺!一個仕子憑著點賢名,就敢跟朝廷作對,咱能讓他們賢名再遠播了嗎?讓他們反咱大明帝國的‘賢名’再遠播,最後就是這天下再血流成河,你還不懂嗎?

最後苦的還是天下百姓,所以他們越是賢名,便越是該殺!

傳旨,誅其九族!無須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