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大明王朝的朝廷,已經是風雲激盪,尤其是此時大明的疆域,更是比原本大了許多,這朝廷上更是一句話就能有人頭落地。

朱元璋也稍微安慰一下道:“你那個屬下啊,不過就是想在大庭廣眾之下,冒死進諫,就是拼了腦袋,也要個名聲,以後好在青史上留下那麼一筆。

關鍵他還是踩著咱和皇兒的肩膀,他把咱當成什麼了?真以為咱看不透他屁股裡夾的什麼屎!怎麼就一點都不長記性,那當初李進的事情他忘了?

咱最討厭的,就是這種人!用二哥的話說,就是裝逼!他還裝到咱面前來了!就是死他也不是咱時殺的,而是他自己沒腦子蠢死的。

不過,你放心,如果他家眷沒有幹什麼枉法的事,咱也不會那麼無情,就算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只不過是被自己害死了,善後的事情自會有人處理的。”

劉伯溫再趕忙恭敬道:“臣代那陳懷義家眷,謝陛下隆恩。”

朱元璋繼續:“這分封藩王之事,你心裡邊也不贊成對吧,只不過你心眼子多,即使不贊成你也不會說。

咱現在大明王朝,是家大業大啊,沒有幾個藩王坐鎮,咱也不瞞你,咱這心裡就是有點不踏實。不過這藩王,咱也提前做了準備,並不是世襲的。

而且,你還跟咱談到過那些驕兵悍將之害,咱現在封王也是為了牽制那些人的。

你且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藩王,等咱百年之後,大明在那些驕兵悍將的手下,又會是什麼樣?有沒有可能再四分五裂?

咱一手建立的大明王朝,被那些驕兵悍將瓜分個四分五裂不說,關鍵到時苦的又是天下百姓!

所以有了這諸王,卻就是咱大明王朝的三根定海神針!等三位藩王都成長起來,不管他們什麼驕兵悍將,也都再蹦躂不起來!

然後再等下一位皇帝百年的時候,這些藩王也就不存在了。

另外,咱現在正在考慮寫一道皇明祖訓,這個皇訓就是專門用來訓誡制約皇家子孫的,並且讓其千秋萬代的遵循下去!

伯溫吶,你幫咱,考慮斟酌一下要怎麼寫?”

劉伯溫趕忙激動領命道:“臣,遵旨。”

而另一邊。

返回金陵城的馬車上。

蕭夫人也忍不住道:“夫君,陛下他將宇兒他們都趕出金陵,這京城是不是要發生什麼事了?”

明顯換個角度看,朱元璋為什麼要將幾個兒子分開,然後趕出去鎮守四方?正如蕭夫人看到的,似乎朱元璋是在騰出手腳,準備做什麼了。

但至於準備做什麼?自己好奇猜測,卻不如問問這個大名的活神,那位陛下的親二哥,自己這位夫君朱重六大人。

於是朱斌也不禁眯著眼睛道:“現在咱大明王朝,已經是家大業大了,總難免會有人眼饞咱皇家的這塊肥肉。

所以,那楊憲要跟胡惟庸掐起來了,京城要真正的見血了。總要清洗掉一些人,這大明王朝才能清澈下來,天下也才能真正的長治久安。”

蕭夫人思索一下,再次忍不住好奇道:“還有那黃氏二賢,連番拒絕了吏部的任令,更當著滄州知府的面,剁了自己右手拇指,以此表明拒絕入仕之意。唉!那些人怎麼就想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