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科舉風波,一句話打入萬劫不復(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明,不是那軟蛋的前宋!文人敢犯法,同樣可以上刑,並且其藐視大明律法,公然違抗陛下聖旨,又公然藐視科場,陛下沒有將其打入牢獄就已經是仁慈了,其還想有什麼話說?
並且按照大明律法,其的確是不應該有資格參加科舉的,只不過這一次陛下格外開恩,除了這一次外,往後其便都沒有機會了!
三代無犯法之男,卻是自古就有的規矩,哪怕就是六百多年後的後世,如果直系親屬內有犯罪記錄,都還不允許考公務員呢,更何況是這古代的科舉!
難道六百多年後的制度,還能不比現在更優越?允許其參加科舉,老老實實參加就是了!偏要譁眾取寵的裝逼!
其裝逼就裝逼,卻還要踩著朱元璋的聖旨,踩著大明的律法,同樣踩著大明的科場,以孝心相要挾朱元璋不能拿其李進怎麼樣,最後再以驚豔的文章引起朱元璋注意,其目的便達成了!
但可惜這次卻遇到了朱斌,這一次裝逼卻裝進了溝裡。
反正朱斌就是不喜歡這樣的文人,其如果實幹的話,以後同樣有機會為官!但如果為了當官而當官,其也不可能當一個好官!
大明,天下有著無數的人,難道少其一個李進,這大明的天下還能不運轉了?沒有其李進之下,大明王朝不同樣開天闢地的建立了?
結果考完之後,還沒有放榜,整個金陵城便不由轟動議論開了,而且是一邊倒的輿論壓制,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無論從任何人的角度看,都是那李進自己作死。
從百姓的角度看,自是一點毛病都沒有,三代無犯法之男,這本身就是自古就有的規矩,陛下都格外開恩叫其參加科舉了,其孫子卻偏偏不珍惜。
而對於參加考試的舉人,同樣換個角度之下,也都忍不住心中幸災樂禍,並沒有絲毫一點的可憐。
當初入考場的時候,還就只是覺得那李進與眾不同,必然不同凡響!不想竟是如此的不同凡響,這陛下允許你考試,你乖乖考試不就行了?
你想要盡孝,你回家慢慢盡孝去不行嗎?非要在今日考試的時候你作妖!你考試之前為何不作妖?等你考中了進士之後,再以孝之名向陛下求情,說不定陛下就允許你帶回表叔的頭顱了。
你此時在入考場之時故意不遵陛下旨意,你不是作妖是什麼?你不是以親情凌駕大明律法之上,公然違抗陛下旨意,公然藐視科場,又是什麼?
我等都奮筆疾書,偏你在那裡呆坐不動,還流什麼淚,你以為你打的什麼心思,那朱大人眾大人看不出來,我等還看不出來嗎?
你這李進,分明就是發騷,故意在吸引眾大人的注意!這下好了吧?剝奪你終身參加科舉的權利,並從你開始,三代之內也都再沒有參加科舉的資格。
我聽說你這李進文章寫的倒是不錯,你這走了我等也多一個機會。
總之金陵城,一下便不由議論紛紛的轟動了,尤其是對於參加完考試的天下各地舉人!對於如此裝逼之徒,所有人自都是忍不住想踩一腳。
就連朱斌都有些反應不及,自己一句話便將一人打入了萬劫不復?
而與此同時的朱府,讓朱斌意外的卻多了一個陌生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