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些書評讓我知道了,我不止是一個人走在路上。

我不止是一個人,一個“無終旅者”走在孤獨的道路上。

就像是陳安終於遇到了陰巧仙一起上路,

我也遇到了你們,一起上路。

讓我不再,

孤獨。

...

...

接下來是一些感言和總結的隨口雜談。

這段時間我看了一些書,也思考了許多,我發現了一些問題,而這些想法也將在接下來的第五卷隨著我的寫作,進行論證。

格局,

我覺得之前的格局,不夠大。

不止是對於世界背景上的,而是一種更虛無縹緲的,存在於人生與精神層次上的格局。

而這也是我想在第五卷,乃至於第六卷,去進行的嘗試。

何為神?神,如何出現?為什麼神是神?何為詭異,何為力量?何為路,何為道?

我很慶幸,我這本書在前期的寫作中,犯了許多的錯誤,可唯獨正確的一點,卻是最重要的力量核心結構。

還記得我寫二十二條詭異路徑的時候,是以塔羅牌的二十二張牌的含義,進行負面化的延伸,所變成的二十二條不美好的情緒而組成的。

所以,也稱之為原罪路徑。

無終的旅途,詭秘,引領墮落,隱藏智慧,引導絕望,製造厄難,規則的扭曲與更改,殘暴的統治與傳教,畸形的愛戀御沉淪,喪失力量與希望,絕對的力量誘發殘暴戰爭,在幕後扭曲世界,將命運引導向黑暗,不公正的心靈扭曲,世界的另一面,徒勞,死亡與永久寂滅,放縱慾望與陰暗,地獄的惡魔,危險與災難,不穩定,絕望,不安,冰冷與逃避,以個人意志的審判,不穩定的,穩定的壞。

這是二十二條路徑的本源,核心。

是,我們不該讚美,我們希望擺脫,卻又真真切切存在於我們心底的陰暗。

是,我們無法擺脫,又必須要去面對的真實。

這是具有一定格局的。

可問題在於,稚嫩的我始終無法完美的展現出我想呈現的思想,並且賦予它“有趣,好看”的外殼。

我一直在努力,也感受到了成長,接下來也會繼續如此的嘗試。

我始終認為,一本好的作品,一定不僅僅是體現在它的商業價值上,更要包含著道理,包含著能讓人看完後,學到一些東西,看懂一些東西,而獲得的“成長”。

我知道,這很難,我也知道,我更難做到,畢竟我還是如此的稚嫩,我的筆力還不足以讓我完成,我自己的思想層次,也未必能真正達到那樣的格局。

但我會繼續嘗試。

...

一段旅途的結束,意味著另一段旅途的開始。

第四卷,到這裡結束。

接下來的國慶,我不清楚下一章會在什麼時候更新,我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尋找一些靈感,確立接下來的內容。

因為第五卷的內容,對於前四卷而言,都將是一個全新的階段,陳安將真正的尋找屬於自己的路,用東方傳統一些的字眼,也稱之為“道”。

好了,那麼,敬請期待接下來的,

第五卷【何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