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血便,我看得很清楚。”

陳不二招了招手,讓潘明光、朱力臣、杜宗哲、陳水、柴子晉幾人都靠近一點。

“現在有這麼一位病人,有不潔飲食和飲水,現在有腹瀉、腹痛、發熱、膿血便,你們想一下,應該是哪方面的問題?”

陳不二突然當起了老師,這讓同為學渣的潘明光幾人非常不解,吱吱唔唔說不出什麼來。

而學霸陳水想了一下說道:

“《醫碥》卷三有寫,痢由溼熱所致,或飲食溼熱之物,或感受溼熱之氣,積於腸胃,則正為邪阻,脾胃之執行失常,於是飲食日益停滯,化為敗濁,膠粘腸胃之中,執行之機,益以不利,氣鬱為火,與所受溼熱之氣混合為邪,所以應該是下痢。”

陳不二心裡腹誹:“什麼夏利?我還桑塔納來。”

潘明月卻贊同道:“《明醫指掌》指出,溼熱之積,幹於血分則赤,幹於氣分則白,所以陳水說得對,應該就是下痢腸澼。”

陳不二聽了突然被噎了一下,差點一頭栽倒。

心想怎麼回事?他一直以為中醫理論都是雲裡霧裡的,辯證、診斷都跟天方夜談似的,怎麼人家一猜就準?

讓他原本準備了半天要裝裝B的行為,突然就沒有用處了。

下痢、腸澼,這種都是古人的說法,換成後世的西醫學,就叫“細菌性痢疾”,屬於腸道傳染病的一種。

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腹痛、腹瀉、裡急後重、黏液膿血便,同時伴有全身毒血癥症狀,嚴重者可引發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腦病。

菌痢常年散發,夏秋多見,現在就是九月初二,屬於秋季,剛好都吻合。

陳不二衝潘明月和陳水比了一個大拇指:

“厲害厲害,想不到你們中醫也是有大本領的,對了,如果是下痢,你們都是怎麼治療的?”

陳不二突然覺得挺好奇的,診斷不難,難就難在治療上,他想看看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治療方法?

誰知道這時候杜宗哲興奮了,

“這個我知道,我家的特色就是治療腸胃道方面的疾患,現在應該用黃芩、黃柏、炒地榆、炒仙鶴草、炒山楂、炒麥芽、車前草、白朮等藥,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完。”

陳不二鄙視地說道:“什麼時候了還炒麥芽,你想吃麥芽糖啊?”

杜宗哲覺得好委屈呀,好不容易他能回答上來一個問題,結果被人給嘲笑了。

潘明月沒好氣地說道:“哪裡說錯了?這叫白利方,就是針對腸澼病的,這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常見方。”

陳不二一撇嘴:“白利方?我還水立方呢。”

潘明月臉一紅,氣血上湧:“你……”

話還沒說完,不遠處烏志業氣喘吁吁地跑來了:

“你們不要亂動,惠民藥局的人馬上就到,如果真是瘟疫那就麻煩了,現在你們趕緊都退出去,太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