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錢沒地方買糧食,這讓陳不二陷入了沉思。

有錢不賺是王八蛋,除非那些糧商已經在內部結成了同盟,準備囤積居奇,造成市場糧食緊缺趁機漲價。

看來這旱災已經是不可避免,很快就會發生了,就是不知道規模會有多大。

陳不二也不是聖母,沒想到要為天下蒼生去謀福利,找糧食,這是朝廷應該乾的事情,他一個普通老百姓去養活全天下?

這不是聖母,這是傻X,是生怕柴家的刀不夠快?

收買人心,在封建社會這是非常犯忌諱的事情。

現在好了,人家糧食不賣,你能怎麼滴?有錢也買不到,到時候的黃金白銀能吃嗎?

陳不二有點著急,他的空間醫院當初有六千兩銀子購買的食材,基本都是以熟食為主,而且在遼東逃難的一個月時間裡,已經吃掉不少了。

現在手裡沒糧,心裡發慌呀。

突然,他想到了一個主意:“黃壹,交給你一個任務,將各大糧商的倉庫在哪裡去調查清楚,明白了嗎?”

黃壹精神一振,“少爺,你的意思是……”

陳不二嘿嘿一笑:“你猜得沒錯,他們敬酒不吃,那咱們就自己去取吧。”

汴梁城位於北方,對於一個百萬人口的超大城市來說,每日的糧食需求是非常龐大的。

但是北方糧食產量不高,這就需要走運河,將江南產出的糧食大量運往京城。

這也是周太祖郭威之所以定都開封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槽運方便。

如果定都洛陽或者長安,走陸路,光是運輸糧食的費用就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隋唐時期關中發生饑荒,皇帝都需要帶著文武百官,大小老婆跑到洛陽去“就食”,就是因為長安離運河太遠,糧食無法大量轉運過去。

汴梁城大糧商們儲存糧食的地方非常好找,只要沿著汴河一路往東,有碼頭的地方就會有倉庫,隨便打聽一下就知道糧倉在哪。

《清明上河圖》就有民工在背糧食到倉庫,旁邊有管事在發放籌子,以方便後續結算工錢。

第二天,陳不二也懶得背書了,為全家人的溫飽而奔波,他覺得自己非常偉大。

他悄悄帶著胖子、瘦子、黃壹、黃二十四人出了揚州門,一路往東。

一路踏秋而行,看起來像公子哥出遊一樣,其實黃壹一直在介紹這是誰家的糧倉,大約有多少糧食。這又是誰家的倉庫,大約存在多少石糧食。

陳不二還親眼看到大量的船隻靠在岸邊,無數的民工在揹著糧食上岸,遠遠望去像一群群螞蟻一般。

這些救命的糧食就這樣集中到了少部分糧商手裡,而這些糧商背後,往往站著一個無人敢得罪的大權貴。

一個一心只想薅老百姓羊毛的國家,居然是所謂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