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潘家中秋寧親日(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時間,醫館門口的鞭炮聲響成一片,朱家橋外今天就數“泉明堂”最熱鬧了。
在鞭炮和歡呼聲中,潘家出嫁的姑娘們都一個個乘坐著馬車,大包小包拎著,大娃小娃抱著,一個個都塗脂抹粉,歡天喜地的回孃家來了。
潘家四房,一共生了九個女兒,取名字是從“百川如鏡天地亮且明”排序下去的。
大姐潘百月、二姐潘川月、三姐潘如月、四姐潘鏡月、五姐潘天月、六姐潘娣月(同地音)、七姐潘亮月、七姐潘且月,最後就是最小的潘明月。
其實前面八個都已經出嫁,而且嫁得都不錯。
除了二姐潘川月嫁到了大藥材商孫家外,其他幾人都是嫁到了醫學世家,什麼都方都有,汴梁的、洛陽的、京兆府的、應天府的、大名府的等等。
待字閨中的只有潘明月一人,但也已經定婚了景室堂。
潘家和別人家的醫館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女人的地位不低,並不是那種主張“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和做法。
比如潘家的“婦科”那可是汴梁城中最出名的。
前面說過,婦科因為情況特殊,所以大夫基本上都是以“女醫”為主,要是一個男大夫要看你一個貴婦人的下身,看會不會被砍死。
潘家歷來注重培養家中女子的婦科醫術,比如女兒、媳婦、家生子中的女眷等等。
也有人會說,出嫁的女兒你培養幹嘛?以後嫁到別人家裡,給他人做嫁衣裳。
但你們想想,一個女子家世背景顯赫、自身又有醫術有能力,上得了廳堂,下得了醫館,能看病會賺錢,這樣的女子在婆家的地位會低嗎?
一旦潘家的女兒在婆家站穩了腳跟,成了“當家主母”,那她所在的家族,就成為了潘家最好的“盟友”,這就是人際圈,關係網。
這才是潘家歷代家主們有遠見的地方之一。
像陳家的大女兒陳柔桑,以前仗著自己是景室堂出身,在婆家受人尊敬,可是景室堂一出事,她在婆家的地位就直線下降,公婆甚至丈夫都會給她臉色看。
主要還是因為她嫁到婆家後,就是一個家庭主婦,在婆家是沒有什麼話語權的。
在古代,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潘明月早早就等在了內宅的院門口,等著姐姐的歸來,原本熱熱鬧鬧的潘家閨樓,現在就剩她一個了,她平時也是冷清得很。
第一個回來的是二姐潘川月,她是嫁在了汴梁,夫家是做藥材的孫家,生意做得挺大,在汴梁藥行是數一數二的大豪商。
因為夫家離孃家近,所以潘川月一家最早回到了潘府。
一下馬車,孫華皓就親自扶著妻子下了馬車。
就在潘川月出來的一瞬間,內宅門前就是一片亮晶晶的珠光寶氣,將潘府下人們的眼睛都給亮瞎了。
估計潘川月將所有最珍貴的首飾都帶了出來,臉上更是一臉含蓄地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