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既然硬要我做家主,那你當然是跟隨我們留在汴梁,成都府此去幾千裡,你這身體哪裡吃得消?”

“祖母,我大周朝歷來是大房養老,我父親是長子,我是長子長孫,理應有我們承擔。”

“母親……”

“娘……”

嘩啦啦,這屋子裡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大家都要急著贍養老太太。

其實從這個細節也可以看出,如果大房不走,老大與老二之間的爭奪,其實慢慢就會暴露出來了。

陳不二一聽就火了,大喊一聲:“祖母當然是留在汴梁了,你們誰都不要管,歸我養。”

開什麼玩笑,這汴梁到成都,這幾千裡地,在古代這種交通環境下,真的會死人的。

尤其是蜀道難,難如上青天,這年頭又沒飛機高鐵,哪怕有錢人出行也就是馬車。

可那什麼陳倉道、褒斜道、駱穀道、子午道的,哪一條道都不是好路,很多路段都需要下車走路,馬車都難過。

當年唐玄宗逃到成都去時,那也是自己乖乖走路的。

現在大房讓一個七老八十的老太太走路去成都?開什麼國際玩笑?陳不二第一個不答應!

老太太看到大房二房爭成了一團,心裡還是蠻欣慰的,至少她不是沒人要。

但陳家在她手上分的家散的夥,一想到這個,老太太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但她要強了一輩子,也不會輕易在子孫面前表現出來。

屋裡的人當中,就數陳不二喉嚨最響。

他什麼都可以不爭,但這奶奶是一定要爭一下的,大房要是真做得過份,他空間醫院裡的財產可一分都不還給他們了。

看著唾沫橫飛的小孫子,老太太這個心情也漸漸好轉了,心中的傾向性也出來了,畢竟這麼多孫子裡,她也就只跟小孫子最親。

最後討論的結果,老太太跟二房一起留在汴梁。

家也分好了,人也走光了,老太太望著剛剛還高朋滿座的房間,一下子變得空空蕩蕩了,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這時候房門吱呀一下子開啟了。

老太太連忙擦了擦眼淚,“紙鳶啊,你也早點睡吧,其他都還好,就是這枕頭太軟了,唉,以後要睡不好嘍。”

老太太的有頸椎病和肩周炎,所以平時用的都是自制的藥枕,這是她多年的習慣,這次被抄了家,就帶了幾件貼身小衣,其他啥也沒帶,所以她有點發愁。

大戶人家的習慣,一時也不可能改變。

結果老太太突然看到自己最心愛的“五葉枕”出現在了她的床上,她驚喜地一回頭,看到了小孫子的笑臉。

“怎麼樣,還是孫兒想著祖母吧?人家都偷偷藏著銀票房契的,就孫兒藏了祖母的枕頭。”

老太太這個開心啊,一把抱住了陳不二,“好好好,果然祖母沒有白疼你,將來祖母能不能享福,可全靠你了。”

“那是,跟著孫兒,保證讓你每天吃香的喝辣的,燕窩魚翅當漱口水。”

“哈哈,就數你最會吹牛,你個吹牛大王。”

黑夜裡,這祖孫倆笑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