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一邊吃著西瓜,一邊討論,很快就把要穿越的人物給確定了下來,這個相聲的基本脈絡也就隨之確定了。

剩下的工作就是透過排練,去打磨笑點,這些賈琳自己就能搞定,基本也就不用江瑜再操心了。

“江瑜,你不去說相聲,那真是屈才了。”

賈琳幹掉大半個西瓜,撐得不行,摸著肚子躺在椅子上,伸手給江瑜豎了個大拇指。

江瑜也有點撐,站起身道:“我要說相聲,那才真是屈才了呢。”

“也對,拍電影肯定比說相聲賺錢,”賈琳一面高興,一面又有些感慨。

當年她處於低谷的時候,江瑜寫了個相親的段子,拯救她於水火。

如今她陷入瓶頸期,和江瑜聊了一會兒天,便又有了一個絕佳的創意。

說江瑜是她的貴人,一點都不為過。

可是,她也不能總靠江瑜吧?

“老弟,你教教姐唄,你平時都是怎麼創作的,有什麼經驗分享一下唄?”

賈琳虛心求教道。

江瑜回頭笑道,“我的創作經驗總結起來其實就兩個字,想知道嗎?”

“想啊。”

“哎呀,我這屋子太亂了,地板上都是灰,也沒人給打掃一下……”江瑜裝模作樣地苦惱道。

賈琳二話不說,起身抄起拖把,“你放心,今天你姐豁出去了,有什麼要乾的活,你儘管吩咐吧。”

“這可是你說的啊,”江瑜笑道:“你幫我把地拖了,飯做了,衣服床單洗了,還有我家玻璃窗也髒了,得擦一下,還有就是……”

“咳,”賈琳咳嗽了一下,“我提醒你一下,做人不能太過分。”

江瑜哈哈一下,見好就收,道:“行,既然你如此有誠意,那我就將我的獨家創作秘訣傳授給你,簡單來說,就兩個字,一個是抄,一個是嘲。”

“抄?抄襲啊?”

“怎麼是抄襲呢,是借鑑!”

江瑜糾正道:“國內的喜劇產業其實剛處於起步階段,像日韓、歐美比咱們發達多了,他們的許多節目我們都可以借鑑回來。”

賈琳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她後來的那些個小品,基本都是從棒子國“抄”回來的。

江瑜這算是提前洩露天機了。

“再說嘲,也就是諷刺,這個要高階一點。”

江瑜道:“其實並搞笑不難,無非就是找一個小人物,讓他倒黴,觀眾看著他那滑稽的樣子,開心地哈哈一樂。”

“但是呢,這個小人物的選擇非常關鍵。”

比如說孔乙己吧。

孔乙己這個人物為毛經典呢?

試想,一個小鎮做題家,好容易透過高考,上了大學,學了點無用的知識,畢業後高不成低不就,一事無成。

他讀了點書,自認知識分子,看不起那些底層的勞動人民,可又無法擺脫底層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