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

第二天,天氣已經放晴,燕京城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此時天朝的社會風氣還沒有那麼內卷,老百姓們四處走走親戚,打打麻將,或者進電影院看看電影,一直要到元宵節後,才算過完了年,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

《瘋狂的賽車》的票房已經悄然突破了八千萬,而且還在以每日三百萬的速度增長著,等到元宵節後,說不準能突破一億兩千萬。

這樣的成績,已經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也許是江瑜主導的碰瓷式營銷出了效果,也許是大雪災導致老百姓沒法四處旅遊,也許是星爺的《長江七號》實在太不好笑,也許是國產喜劇電影非常對觀眾胃口,也許是以上原因全都有。

總而言之一句話,《瘋狂的賽車》在這個春節檔,爆了。

一向跟紅頂白的媒體記者、影評人們,也紛紛送上自己的彩虹屁。

有的認為屬於寧皓的電影時代已經到來,有的認為《瘋狂的賽車》為國產喜劇電影找到了一條新的道路,也有的認為國產電影即將崛起,幹掉好萊塢走向全世界就在眼前。

江瑜從劉爸劉媽那領了個壓歲紅包,又和劉思思膩歪一會兒,便回到自己的76平米小屋,刷著網頁,開始總結《賽車》的成功經驗。

在他看來,那些媒體記者說的都是扯淡,《賽車》能成功,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歸根到底可以總結為三點。

第一是《賽車》是真的講了一個接地氣的好故事,這也是寧皓的看家本領。

第二則是網路營銷,這時候的影視圈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網路營銷的先例,但網際網路的力量誰也否認不了,江瑜這個從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回來的人,在這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

第三則是喜劇。徐爭後來研究過各國的電影票房榜,發現一個規律,凡是和好萊塢大片同期上映最後能夠反殺的電影,無一例外,全是喜劇電影。

而喜劇電影也是最難創作的型別片,無論你請多少大明星,砸多少錢做特效,都沒用,不好笑就是不好笑。

所以,想要吊絲逆襲,首選的便是喜劇電影。

等《賽車》下映後,江瑜起碼能收回一千多萬,這麼一大筆錢,足夠他另外再開一部小成本的喜劇電影了。

他拍了那麼多條廣告,還有兩部短片,可不是白拍的。

在江瑜的腦海裡,倒是存著不少有意思的喜劇電影,如《人在囧途》、《驢得水》、《失戀三十三天》、《揚名立萬》等等,都是以小博大的典範。

其中最吸引江瑜的就是這部《驢得水》。

三五個演員,幾個簡單的佈景,卻講出了一個十分碉堡的故事來。

江瑜在自己的小本本上把《驢得水》給記了下來,想了想,還是暫且擱置,他現在還沒那個本事把《驢得水》拍好。

這樣算來算去,還是《失戀三十三天》更適合練手一些。

一來這部電影故事十分簡單,拍起來容易。

二來這部電影是愛情輕喜劇,非常對現代都市人的胃口,而且在前世就已經經過市場的驗證,票房有保證。

江瑜越想越覺得合適,當即定下了目標,就決定用這部電影作為自己的畢業大戲。

時間一晃而過,初十那天,公司裡的大貓小貓三兩隻紛紛趕回來上班。

“小江總,新年吉祥啊,”陳陽一臉的喜氣洋洋,伸出小手向江瑜要紅包。

江瑜也早有準備,準備了一揹包的紅包,來一個發一個。

錢不多,主要就是為了開心。

《瘋狂的賽車》票房大賣,他們也是與有榮焉,羅新更是打了雞血一樣,拉著江瑜問道:“小江總,咱們今年什麼規劃啊?”

江瑜笑道:“不急,咱們先把和優酷談好的短片給拍了,後面我自有用你們的時候。”

過年前古永堅力邀江瑜再為他們拍攝一部短片,並答應投資50萬,江瑜早就準備好了劇本,只是沒騰出手來拍而已。

“陽陽,交給你個任務唄,”江瑜帶著羅新轉悠到陳陽的辦公桌前。

“什麼任務?”

“幫我聯絡選角公司,找一個演員,要那種慈眉善目的老爺爺。”

“要請出名的嗎?”

“都行,最好是有一定名氣的老戲骨,咱們不差錢,對了,要找那種長得帥的啊。”

“得令!”陳陽俏皮地拱了拱手,立刻就選角去了。

江瑜看著雷厲風行的陳陽,心裡感嘆道,這當老闆就是爽啊,上司動動嘴,秘書跑斷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