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三部電影中,《賽車》還真不是最有優勢的,《長江七號》有星爺,有情懷,《大灌籃》有周傑棍,有一溜的大牌明星。

就這兩樣足夠說服觀眾進影院了。

《賽車》有什麼呢?

有一溜歪瓜裂棗,加四五條演員自己都弄不清楚的劇情線?

就憑這些,能把票房從觀眾的口袋裡掏出來?

寧皓不信,黃柏不信,江瑜雖然有信心,但也忍不住有些懷疑。

他記得前世《賽車》在2009年上映,票房是破了億的,但如今提前了一年上映,江瑜怎麼都沒想起來,居然會碰到周星池。

這座大山,誰碰見都得怵。

除非他自己失誤。

影片已經上映,能用的宣傳手段都用過了,江瑜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按部就班地跟著寧皓他們跑路演。

在同期的三部電影中,《賽車》的排片是最低的,《長江七號》能拿到40%的排片,位居榜首,《賽車》卻連一半都不到。

對於影院經理來說,哪部電影有噱頭,有大明星,能吸引觀眾,自然就會給它更高的排片。

大明星=高票房

這個等式在天朝一度是能夠成立的。

別以為流量電影都是小鮮肉們的鍋,那幫老臘肉也不是什麼好鳥,而且玩得更花。

花大價錢請一幫大明星,卻連一個劇本的故事都講不好,再聯絡媒體將熱度炒到天上去,然後就能到電影市場上去割韭菜了。

這套模式在網際網路資本入侵影視圈以前就已經在國內盛行了,整個把觀眾當峨眉山的猴子耍。

國產電影的名聲就是這樣一點點被敗壞掉的。

而《大灌籃》赫然也是其中一份子。

晚上,王偉利拉著學姐的手腕,一臉嘚瑟地走進電影院。

下午的時候,他帶著學姐滿懷期待地走進電影院,可看完《大灌籃》以後就倆字:失望。

彷彿看了,彷彿又什麼都沒看。

周杰棍在音樂上的天賦毋庸置疑,可在演戲上……那真不是他強項。

整部電影劇情細碎,邏輯基本沒有,周董極其敷衍地在大熒幕上耍著帥,大明星們如同走馬觀花似的來來去去,哪怕李蘭是周杰棍的狂熱粉絲,也不得不說一句:這電影真挺無聊的。

這下王偉利可算逮著機會了,一臉興奮地和李蘭嘚瑟著,“我早就知道大灌籃是爛片了,你還非要看,現在啊,哪部電影明星多,就說明這電影一定爛。”

李蘭手裡拎著可樂爆米花,只好“嗯嗯啊啊”地點頭敷衍著,心裡無奈想道,這可真是個傻小子。

倆人肩並肩,跟隨著人群走進影廳,和王偉利想象的不太一樣,影廳裡《瘋狂的賽車》上座率居然還可以,差不多都坐滿了,倆人慌忙彎著腰經過一排座椅,找到位置坐下。

“噹噹噹……”

伴隨著音效,一條醜醜的金色龍標跳了出來。

影片正式開始。

------題外話------

等會還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