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切的基礎,國家想要長治久安,就必須做到公平二字,即便無法實現真正的公平,也要不斷向這個方向靠攏。

朱元璋覺得這是一個儒生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也是未來大明帝國所有上到公卿皇帝,下到黎民百姓最基本的認知。

而也就這座鎮國鼎上“公平”兩個字落筆的一瞬間,天下間所有身具才氣的儒生同時身體一震,有了感應。

他們瞬間就明白過來,之前毫無屬性的才氣,只要透過讀書明理,開闊見識,

增長才智自然而然就能獲得的才氣,現在多出了一個門檻,這個門檻叫做“公平”。

只有認同了“公平”的人,才能從這個鎮國鼎中獲得才氣。

“我能調動的才氣減少了九分之一!”與此同時,在翰林院中,一個翰林面色慘白的開口。

“我的同樣如此。”另外一個翰林捏了捏眉心,突然之間就感覺腦海裡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

儒道才氣這個超凡體系,其實也是開啟了一個秘藏的。

而且是人體三大秘藏中最最神秘的泥丸宮。

這個秘藏不同於丹田和氣海,即便是古籍亦或者是大周仙庭之中也沒有關於此的過多記載。。

唯一模模糊糊的記載只說了這個秘藏關乎神道。

但具體什麼是神道沒有人能說得清。

這也是儒道才氣這個超凡體系這麼神秘特殊,連科學院都對它無從下手的原因。

很快朱元璋又凝出了第二座鎮國鼎。

他幾乎沒什麼猶豫,再次提筆在這個鎮國鼎上同樣寫下了兩個字:“法制。”

“沒有法制的社會只能造成混亂,對一個國家同樣如此。”

“未來的大明朝必須是一個法制的社會,所有不遵守法制的人,將會無法獲得這九分之一的才氣。”

“我腦海裡的才氣又少了九分之一。”翰林院中,還是第一次開口的那個翰林,臉色此刻已經變得極其難看起來。

但這個時候,更多的儒生已經反應過來了。

能讓才氣產生如此大範圍波動,直接剝奪儒生才氣的,只有比才氣更高一級的皇道龍氣。

顯然現在這種情況定然是那位洪武大帝的手筆了。

而且翰林院畢竟是朝廷機構,再加上都是一些初入官場的年輕人。

很多人對“法制”這個概念還是認同的,所以其實此刻有相當一部分翰林這一次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他們自然就選擇靜觀其變了。

第三座鎮國鼎凝聚而出。

這一次朱元璋面對這座鎮國鼎的時候難得的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猶豫了。

但最終他還是提起了筆,在這座大鼎上再次寫下了兩個字:“正義“

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很可笑的詞,甚至在朱元璋以前看來同樣可笑。

因為他曾經經歷過最黑暗的時代,他很明白,正義在力量面前就是一坨狗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