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末的到來,頒獎季也隨著到來,《流浪地球》陸續入選多個獎項,也拿到了很多獎盃。不過在份量最重的三大獎項上,《流浪地球》只在金雞獎上獲得了幾個技術性獎項,而金馬和金像獎一個都沒入選、

金像獎沒入選好理解,人家早就說了,只評選港島電影,但是金馬獎沒入選就有點奇妙了。按理來說一般像《流浪地球》這樣的影片,大多都會給個技術獎項,表彰它的貢獻。

但是可能是去年金馬獎的事情,使得本屆金馬獎乾脆忽略大陸的影片,徹底變成了一個地區性的獎項。

這點做的就比奧斯卡差多了,本質上奧斯卡也是屬於地區性的獎項,但是架不住它靠著世界電影業的中心好來塢啊,愣是做成了全世界第一大影響力的電影獎項,什麼歐洲三大電影節在奧斯卡面前啥都不是。

這也是早幾年國師看李安拿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後,就瘋狂衝擊奧斯卡的原因,影響力太大了。

你想想,一部新電影上映,上面掛著由奧斯卡最佳導演或者奧斯卡影帝之類的宣傳,會是多拉風和吸引眼球,最終也會轉換成票房。

而不巧,李赫也是一個拉風的人,他在2016年憑藉《愛樂之城》拿到奧斯卡影帝的提名,雖然最終沒有獲獎,但是也得到了奧斯卡的認可了。

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影片,除了《愛樂之城》……

所以,現在問題的關鍵是,金馬金像獎拍排外,金雞獎又不給力,華語電影圈子缺少具有影響力的獎項。要知道,作為電影圈子的一部分,具有影響力的獎項是很重要的,以前這個角色是金像獎,後來是金馬獎,現在沒了。

於是在國慶檔期結束後,大剪刀召開了一次會議,邀請圈內知名的導演,電影製作人,製片公司老總,電影明星等一起商討,創辦一個具有影響力的華語電影獎項,以表彰那些做出卓越藝術貢獻的影片。

李赫也收到了邀請,雖然他沒空回去,但還是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是好事情啊,我覺得我們華語影片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多部影片都在海外取得不錯的成績,也宣傳了自己的文化,是應該有個影響力大的獎項來表彰一下。”李赫接到大剪刀官員詢問意見的電話,就按照心中的想法說道、

“那李老師,您是覺得提高金雞獎的影響力,還是重新設立一個新的獎項為好?”

李赫想了想回答道:“金雞獎影響力有限,造成了固有印象很難打破,所以我覺得創立一個新的電影獎項比較好。”

“好的,我瞭解了,我會和領導反映的。”

在此之後的好幾天,李赫時刻關注這次會議的情況,讓錢多多隨時給自己彙報最新訊息,但是始終沒什麼動靜傳來。

直到《信條》臨近殺青的時候,錢多多才傳來訊息,大剪刀最終決定要設立一個全新的獎項,名字叫什麼還沒有決定。

這次全新的獎項設立,意在取代金像獎金馬獎成為華語電影圈子最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獎項,打破地區的限制,成為華語電影第一的獎項。

這次的獎項設立可謂石破天驚,網上討論熱鬧非凡,有的網友非常贊同這次全新獎項的設立,而有的網友則持有反對意見。

只有金像獎和金馬獎則看熱鬧,不認為大陸會成功把這個獎項舉辦起來。

這也難怪,金雞獎影響力一直不如金馬金像獎,再搞出一個別的什麼獎兩方都不會認為這個獎項能掀起什麼風浪。

不過這次上面好像是認真的,最新訊息傳出,第一屆獎項會在明年,也就是2020年開始頒發。不過現在緊要的問題是,解決獎項命名問題。

於是大剪刀的官員再次找到李赫,希望他能提供意見,李赫思索一陣,就回答道:“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不如就叫金龍獎吧!”

十一月十二日,金龍獎誕生,它的誕生似乎給華語電影圈子帶來不一樣的味道。而這天,李赫也正式從《信條》劇組殺青,然後從洛杉磯回到國內。

這幾個月在國外的拍戲之旅,走遍了歐洲亞洲美洲的多個國家,也欣賞了沿途無數的風景。但是回到家鄉的土地,看著黃面板黑眼睛,操著同一種語言的家鄉人民,李赫只感覺到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