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赫搖搖頭道:“我和大劉聊過,《三體》現在還不是時機。”

“唉,這可是華夏最知名的科幻,不能搬上大銀幕非常可惜。”三爺遺憾道。

“此前遊族影業不是拍了《三體》嗎?現在沒動靜了。”李赫問道。

三爺搖搖頭道:“我看了,質量不行,給否決了。”

李赫點點頭,果然和他猜測的一樣,遊族影業以網路大電影起家,玩玩概念科幻還行,但是《三體》屬實玩不明白。不過就連概念科幻,相比大部分華語電影公司和導演都玩不明白。

“依我看,至少等《流浪地球》取得成功,觀眾對華語科幻電影信心足一些,到時候會是一個時機。”李赫說道。

“那找誰接手合適?郭帆導演怎麼樣?”三爺問道。

“坦白說,我認為郭導不一定有這個精力負責兩個科幻大專案,《流浪地球》後續還有續集計劃,郭導累死了也忙不過來。”李赫說道。

其實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流浪地球》失敗,後續續集沒有了,郭帆就有空了。不過真要到那時候,別說《三體》了,華語科幻片有沒有都是回事了。

“歸根結底,還是咱們的人才太少了,當初《流浪地球》這個專案找了多少導演,最終還是隻有郭導一個人接下來。”三爺說道。

兩人一時沉默無語,出色的人才和先進的電影工業不是一蹴而就的,好萊塢商業化電影路線走了幾十年,華語電影才剛剛起步不久,更不要提一片荒漠的科幻電影領域了。

憑藉深厚的國內市場底蘊,華語電影生存空間很大,不像日暮西山的港島電影,國內市場就是華語電影的生存根本。

而市面上充斥著粗製濫造的影片,本質上就是摧毀這個根本。市場上有爛片,這是合理的,但是不合理的是:爛片雖然爛,但依然能賺大錢,取得好成績,這才是現在市場敗壞的根源。

粗製濫造的影片都能取得好成績,而用心製作的影片卻只能和爛片一樣,甚至有的時候還不如爛片,長此以往,堅持質量為王的電影公司還能堅持嗎?

而爛片雖然一時獲利,但是觀眾也不是傻子,好片壞片他們能夠分辨,等觀眾失去信心的時候,華語電影差不多也就到頭了。

不過好在,也不用太絕望,爛片雖然多,但不是主流,今年大賣的影片就是明證,國產票五點影片都是用心製作,質量出色的影片。

商業大片《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以及《精絕古城》,口碑影片《一百零八》和《我不是藥神》等等,都像觀眾證明,華語電影的明依然一片燦爛。

最神奇的是,大冪冪工作室或多或少的都參與了這些影片的投資和製作。也難怪那些人會把李赫和大冪冪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你們這麼牛逼,把市場上最大的蛋糕都拿走了,留下我們吃點奶油,舔盤子,這能行嗎?大家都是掙錢,你們搞那麼好,又賺那麼多,我們不就尷尬了?

此獠不除,寢食難安……

------題外話------

被和諧的章節去作品相關裡看,如果作品相關裡也沒有,就證明被徹底和諧了。以後建個群算了,被和諧我也懶得修改,發到qq群裡大家自己看。而且大家也可以在群裡吹吹牛,討論一下做菜技巧什麼的。

這幾天那事情搞得公司上下人心惶惶,什麼傳言都有,我看過不久我就要失業了。不過憑藉我這手藝,去哪裡都有飯吃,我師傅老早就想挖我過去,給他店裡當主廚了,二十六歲的主廚,想想就爽歪歪……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