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神都龍王》超高的票房,差強人意的口碑(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仔細認真的思考,就能發現賣屁股潛規則之說在娛樂圈頂層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底層的娛樂圈潛規則現象很常見,那是因為潛規則影響的東西不足以撼動一個專案的資本。
你說你就算長得比神仙姐姐還漂亮,雖然沒有絲毫名氣,但是肯被潛規則,就能擔任一部投資過億的電影女主角嗎?根本不可能,在商業利益面前, 一切潛規則都不適用。
製片方挑選主演的幾個條件,人氣,演技,背景,實力等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然後導演再考慮角色契合度, 演員適不適合, 最終才做出決定。
可以說一部電影從立項之初,就已經內定了演員人選, 放出來的角色都是不重要的配角。在這些配角之中,才能找到潛規則上位的可能。
當然,以上只是商業大製作,至於那些小製作或者獨立影片就相對混亂一點,潛規則上位是有可能的。
李赫以前就被人懷疑過是不是給於正賣了屁股,不過也只是在八卦每天上八卦一下,並沒有真憑實據。
作為最年輕的九零後影帝,李赫本人也算是一種稀缺資源,遭到了許多電影專案的哄搶,只不過,許多電影都是粗製濫造,根本就是藉著李赫名氣在撈錢。
這樣的本子李赫當然拒絕,畢竟誰都不是徐老怪,電影口碑一般,但是影片票房卻大賣。
截止10月7號國慶假期結束,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在院線砍下6.56億票房, 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五名, 在它前面的的是好萊塢影片《環太平洋》, 以及李赫主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這樣的話李赫創造了一個奇蹟,當年主演的兩部影片票房都位列前五,國產電影前三,第一是星爺的電影《西遊降魔篇》。
這樣的成績當然大大曾加了李赫的商業價值,使得更多的製片方資本把目光都放在李赫身上。
不過《狄仁傑之神都龍王》雖然票房大賣,權威預測機構預測影片票房最終會突破九億,但是影片口碑其實不盡如人意,在豆瓣上影片評分僅僅6.9分,都沒上七分。
許多媒體對影片也有很多批評,新浪娛樂專業影評人對此就評論道:“《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依舊延續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官場斷案模式,觀眾只見武而不見俠。
即便在技術層面,導演過去成名已久的碎花暴雨式的凌厲快速剪輯,為了照顧3d的效果而較少使用,轉為大量高速慢鏡頭的表現,動作場面的力度感和節奏感便有所削弱。
大量的cg鏡頭的加工,解放了攝影機的同時,也造成了人物動作的不實感,感覺徐老怪的電影越來越有動畫化的傾向。
而在內容層面,由於對畫面和視覺特技的優先追求, 已經讓人物塑造退居其次。在影片中,演員們只不過是一塊塊橡皮泥,任由導演揉捏折騰,演員們沒有動人的表演,沒有塑造出有內涵的形象,也就少了感動人心的力量。
這對於擁有影帝影后的陣容來說,無疑是一大失分項。綜合評分7分,可以一看,但是最好不要抱有期待。”
《京城日報》則有一些不同的意見,作為親近李赫的媒體,報紙還是對影片給出來好評:“《狄仁傑之神都龍王》談不上經典,詬病地方確實多多,但也不失為電影工業的一部商業品種。
它最最可貴之處在於,它還了徐老怪一顆年少狂謬的心。經此《神都龍王》一戰,徐克《狄仁傑》系列的宏偉藍圖已現端倪,武俠、偵探和玄幻的三元素框架內,依託尖端電影工業展開一系列偵探武俠片的東方玄幻之旅。
更為重要的是,徐老怪已經找到了狄仁傑最為合適的演員,二十二歲的李赫使得這部影片在系列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遠。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保持原班人馬的陣容,狄仁傑系列無疑會是每年觀眾最為期待的電影之一。”
媒體議論紛紛,影迷群體那邊也一樣吵鬧不兇,基於李赫龐大的粉絲基礎,以及影片還不錯的觀影體驗,大多數觀眾還是給予好評的。
在專業院線調察公司的統計資料中,百分之七十一的觀眾給影片打出來了a+的評分,只有百分之九左右到觀眾打出最低的f評分,商業電影當中,這個觀眾口碑已經算是可以了。
谷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