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以後發現自己身邊都是背刺會怎麼樣(第2/4頁)
章節報錯
而且有了這次的經驗之後,下次張儀再出使各國的話,恐怕就沒有如今這麼成功了。
而且, 只滅掉一個袁國,並不能成功的威懾到其他國家。
所以,這一次,就算張儀能說服另外十二國,但是也絕對不能這麼做。
因此,給張儀的目標是六國。
只要他說服六國,那麼岳飛這邊立馬就可以率領大軍開戰,然後六國趁機倒戈,直接滅掉包裹袁國在內的所有聯軍。
這樣一來能大大減弱寧國周邊敵國的數量,能獲取更大的資源。
二來也能起到成功的震懾作用,讓其他國家再也不敢擅自結盟。
只要這些國家不結盟,那寧國就可以用軟刀子將他們步步蠶食。
這是寧安當前的思維,寧安也全部向岳飛他們表達了清楚。
岳飛等人得知後,也是第一時間遵循了寧安的旨意,在大草原另一頭安營紮寨,不在主動進攻。
就這樣,雙方硬是僵持了三天。
這讓十三國聯盟的主帥袁劍南一時間摸不著頭腦。
每日聽著下面人的彙報,說寧安大軍就老老實實待在原地,動也不動,也不像之前那樣主動挑釁進攻,全然沒了那股好戰之風。
事出反常必有妖,袁劍南也算是精通兵法,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寧國會不會暗中抄小道偷襲自家大營。
因此,他第一時間下令讓下面將士四處查詢,看看這大草原上有沒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隱蔽小道。
結果自然是沒有……
就算沒有,袁劍南也不敢放鬆警惕,開始重新排列軍營。
他將各大軍營分散開來,同時和一些易燃物都分開堆放,怕敵軍採用火攻計策。
同時又頑固了各大將軍的營地,又加派人手保護,防止寧國使用斬首計劃。
一系列能想到的袁劍南都想到了,甚至為了防止寧國用易容術之類的術法進來傳遞假的訊息,他更是搞了一套暗號來證明身份的方法。
同時這個暗號每半日就更換一次,每次在不同的位置說出來的暗號也都是不同。
袁劍南從未小瞧過大寧。
即使手上統帥著十三國聯軍,人數上穩穩的壓制著大寧,他也不敢有一絲輕鬆大意。
甚至他還將寧國之前國戰時的那些訊息都整合了起來,研究著寧國的成功之處。
這番的鑽研之下,在袁國高層看來,那就是過度的慎重,屬於膽小之流。
這幾日裡,袁國內不少來軍營鍍金的官家子弟也是將訊息傳回袁國,表達了對袁劍南的不滿。
他們這次來是鍍金的,在他們看來,十三國聯盟,必然穩壓寧國一頭,最後勝利的肯定是他們,若是不打戰,那他們還怎麼撈功勞?還怎麼立功?
袁劍南的避戰和慎重等於就是動了他們的蛋糕和利益。
於是,不滿之聲越來越多,袁國國君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但是袁國國君知道袁劍南的厲害,即使面對壓力,他還是硬生生抗住了,畢竟要顧慮群臣的情緒,現在朝中已經有留言說袁劍南暗中投靠了寧國,所以才不趁著優勢進攻寧國。
這個訊息也被袁國國君有意無意的傳達給了袁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