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秋山一樹帶著石田拓海和渡邊義隆前往港區的一家高階公寓,第一個看的地方自然是離工作最近的地方了。

港區作為東京都最繁華的區域之一,聚集著諸多外國大使館,充斥著濃厚的國際氣氛。

六本木、麻布、青山、臺場等,每一個連國際遊客都能如數家珍的名字,似乎都集中在這裡。

而且作為娛樂文化流行的發源地,這裡吸引著很多富豪與藝人居住於此。

上午九點多鐘秋山一樹一行人來到港區六本木附近的一處公寓大樓前, 和不動產經營公司的人約是九點半。

等他們到這裡,對方已經早早的等在那裡。下車後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人迎了上來。

“桐生桑?”還不等對方打招呼,秋山一樹已經驚詫的開口。

“誒,是秋山君嗎?”對方看到秋山一樹後也瞪大了眼睛。

“哈哈,桐生桑沒想到能在這裡見到你。”秋山一樹看到久違的熟悉面孔心情暢快的笑了起來。

這個中年人正是他剛來到這個世界,最初認識的那位破產公司的社長桐生和也。

他當初因為泡沫破滅公司破產,不僅變得身無分文而且還負債累累。只能兼職幾份工作,維持生活。

做馬路清潔工就是其中一份, 當時秋山一樹對他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印象深刻。

大不了重頭再來嘛,這句話他依然清晰的記在腦海。

想不到今天會在這裡見到他,而且還是以不動產服務的職業身份站到了這裡。時事易變讓秋山一樹有些感概。

“見到秋山君也一樣令人高興,沒想到今天的客人是秋山君啊。”桐生和也見到他也一樣開心,同時也心生感慨。

當初在唱片店裡見到他的身影時,桐生和也差點驚掉了下巴。

那個對誰都和和氣氣,看什麼都驚奇模樣的青年一轉眼已經成為小有名氣的藝人了。

後來在電視上看到他身影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才真正明白當初那個懵懂的年輕人已經今非昔比。

猶記得當初他聽說了自己的遭遇,經常買兩份打折的便當,然後以買多了吃不完的理由請自己幫忙。

於是馬路邊經常出現一老一少並排坐在路牙邊一起低頭吃便當的背影。

就連幫助別人都是透過如此委婉溫柔的方式,讓他對秋山一樹當初的熱心一直銘記在心。

在那段艱難低谷的歲月裡,這未嘗不是鼓勵自己堅持的動力。

在冷漠黯淡的環境中,當你心生疲憊即將動搖時,總有一抹帶有溫度的色彩出現, 堅定著你的信念。

“桐生桑現在…“說著秋山一樹看向他一身正裝手提公文包的裝扮。

“現在嘛還是幹起了老本行, 想來想去自己最熟悉也最擅長的還是地產行業。”

說著桐生和也大方的笑了笑,絲毫沒有因為之前在此栽過跟頭的尷尬與不適。

“那麼今天請多關照了。“秋山一樹笑著說了一句,同時心裡也不用太擔心被某些中介機構忽悠了。

這個年代的地產行業, 無論是置業還是租賃水都深的很, 一不小心就成了接盤的。

隨即一行人向公寓大堂走去,秋山一樹也趁機向身邊的渡邊義隆和石田拓海介紹了彼此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