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撐天山一塌,天幕再次下沉,星河繼續倒灌,寂滅之源全部釋放出來,造成更恐怖的天災。”

“這樣我們真的是在剷除不公麼?”

燈火的話語,令一部分人深思,但是卻也有著一個被繩索捆著的人,不斷掙扎著喊道:“就算如此,我也要殺光廟祝,殺死山中邪神!”

“哪怕世界毀滅也在所不惜,這種骯髒醜惡的世界,毀滅了也就毀滅了!”

而這種話語,居然讓不少討伐隊的人點頭認同。

他們並不是單純的為正義而戰的勇士,更是一群丟失掉一切的復仇者。

正義感或許有,但不多。

燈火也在這個時候,觀察著討伐隊的諸人,尤其是身為首領的馮鶴生。

這裡面哪些人值得信任,哪些人是隻想復仇的瘋子,他們需要分辨出來。

雖然神兵大部分都要交給自己人,但是燈火卻並不會做絕,他會將一部分神兵交給本地土著。

這是他在長久的旅行中領悟的道理。

好東西最好不要獨佔,什麼好東西都一口吃下去,讓其他人半點都吃不到,那麼事情很有可能是會出問題的。

並且想要拯救這個世界,那麼便需要集合所有人的力量。

這裡面思想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力量。

他們這些人,畢竟不是本地土著,不能完全理解本地人的思想,更沒有本地人相應的文化。

如果獨斷專行,確實能夠將力量抓在手中,卻很有可能在某些地方,出現自己等人都不理解的漏洞,從而讓計劃失敗。

面對燈火的說法,馮鶴生死死的抓住手中的長弓。

他標榜自己是為了剷除不公,並以這種說法吸引了諸多人的追隨。

他也見識過人間疾苦,願意為了解除這種疾苦而盡一份力。

只是重點在於,剷除不公和解除疾苦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以消滅山中神和廟祝群體作為完成手段。

但當兩者衝突之時,馮鶴生在這一刻才發現,自己其實也一直是在發洩私憤。

他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被獻祭,無法接受自己的妻子鬱鬱而終。

如果他的妻子孩子都沒事,那麼他或許還會可憐外界那些窮苦之人,但是卻絕對不會再當什麼討伐隊的領袖。

支撐他做這一切的主要動力是仇恨。

“天下還有千千萬萬個家庭,還有千千萬萬個百姓。”

“他們之中有父母有孩子,有丈夫有妻子。”

“他們和你們並沒有什麼差別。”

“也請你們不要和那些廟祝變得沒有什麼差別,為了一己之私,便不顧他人的性命和生活。”

“如果願意為這個世界,為所有人類而戰,那麼請上來選擇適合神兵。”燈火站開,將那剩下的十多把神兵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

“而如果只是想要洩憤,想要不顧一切的復仇,那麼這些神兵便沒有你們的份。”

第二更,抱歉,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