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必須的,我先回去了啊!”
說完他扭頭就往家裡跑去,等到了家剛好褚老爺子正在給大嫂調理身體,周秉昆就直接把周秉義給拉進書房了。
“怎麼了,秉昆,你這怎麼搞得跟做賊似的,神神秘秘的。”
周秉昆可不管周秉義說他什麼,而是小心地關好門,這才拉著大哥到桌子前面做了下來,小聲地跟他說道:“大哥,我今兒個得到了一個訊息,我跟你說現在有訊息說未來的形式要變了!”
“變就變唄,跟咱們小老百姓有什麼關係?”周秉義有些不解的問道。
“嗐,大哥,這屋子就咱們倆,你別跟我說你不想從政啊,我知道你是顧慮大嫂那邊,不想麻煩你岳父,可是這也是你的夢想啊,既然你又不想摻和上你岳父,那你最好的選擇就還是留在京城,而這一次就是你的機會!”
周秉義聽完周秉昆的話之後陷入了沉默之中,他的夢想就是能夠做一名為人民服務的公僕,這不是為了自己的私慾,而是真真實實的想法,但是由於冬梅的父親自己一度都想去做一名大學教授了,因此周秉昆的話對他來說無異於封死了門之後又開了扇窗。
“秉昆,我能做什麼?”
這次周秉義沒有任何的猶豫,而是直接說自己可以做什麼,既然秉昆說了,那麼他就一定想好了該怎麼辦了。
周秉昆神秘一笑,拿出筆在紙上寫下了一行標題:《論新華夏的崛起之路》。
然後拿給了周秉義,說道:“就靠它了!”
???
周秉昆有些傷了一些字,華夏自古以來都是處於世界霸主的地位。
兩千年前,華夏就是世界老大。西漢時期,從“漢武盛世”到“昭宣中興”,大漢帝國對外吞併朝鮮、南越,馴服匈奴、羌人,西域各國紛紛歸附。
大漢帝國坐擁611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6000萬人口。長安作為世界第一大都市,比同時期的羅馬城大三倍!
六百多年後,華夏再次成為老大。大唐帝國再次一統華夏,屹立東方。從李世民起,唐高宗、武則天,到唐玄宗早期,這段時間的大唐帝國稱雄世界,四夷來朝、萬邦來賀。
又過了三百多年,大宋帝國崛起,再一次讓中國登上了老大的寶座。這次的老大有些遺憾,更多地表現在經濟科技文化上。宋真宗時期,全國的GDP佔世界總值的五分之一還要多。
再後來,便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老大時期,即大明帝國。大明帝國的鼎盛時期,又以朱棣、明仁宗、明宣宗三朝為最。
大明帝國時,鄭和七下西洋,打造的鄭和寶船令現在的我們都足以驚奇,一邊宣示德威,一邊接受各國朝臣納貢,最遠甚至到達非洲。
而現在的華夏,雖然百廢待興,但是我們擁有著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擁有著最優越的制度,凝聚了人民的力量,擁有著廣闊的國土面積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擁有著世界第一的人口,而人口就代表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
然後周秉昆還在後面寫了一些諸如人口紅利的一些東西,具體的經濟規格他是一點不涉及,如果忽略後半部分的經濟學內容的客觀分析,這一篇文章就是一片徹頭徹尾的激勵自信的文章。
這就叫方向正確!
當然了,如果細心品讀的話,裡面也是有一些關於經濟可行性的建議的,不過周秉昆也就只是寫了寥寥數百字而已,剩下的還需要自己大哥這個玩哲學,又擁有高度的敏感性的人來好好的擴充一下,好湊成一篇兩三千字的文章。
周秉義一看這些東西就明白了周秉昆的苦心,本來周秉義還好奇這段時間為啥周秉昆也沒少拉著自己嘮嗑,原來是在這裡埋著呢!
“秉昆你就放心吧,這件事情交給我!”
周秉義拿著這張紙邊回到自己屋子裡去了,接下來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雖然周秉昆寫出來了具體的框架,但是就光是這些內容,周秉義就得翻好幾天的書才行。
不過要是有這種機會,別說翻幾天書了,就是翻上一年又如何呢?
有多少早就準備好的人,往往缺少的就是一個機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