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與鄭娟的重逢(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月份的時候周秉昆去火車站接到了大哥大嫂,因為之前又說要複查一下換一下藥,其實早就應該來換了,但是大哥那邊一直有事,大嫂也沒來的急,於是就在信裡問過了褚老爺子。
當時褚老爺子又給開了一個方子,雖然不能治病, 但是多喝一會兒也能調理調理身子,這不那邊剛忙完那邊的事兒就立馬過來了。
“行,這一段看來調理的不錯,我再給你扎兩天針調理調理,你再回去喝一一個月的藥之後繼續喝我之前給你開的那副調理身體的再喝一個月應該就差不多了,到時候到是也可以有一些房事了。”褚翰林說的輕鬆,但還是把周秉義和郝冬梅這倆臉皮薄的給臊的小臉通紅。
接下來的幾天周秉昆帶著大哥大嫂一起看了升旗, 也去了京大去感受了一趟, 畢竟大哥的志願也是京大不是, 這一趟是更加激發了周秉義的鬥志,等他回去了以後,那叫一個努力啊。
有比當自己親弟弟的學弟更丟人的麼?
有,連學弟都當不了那更丟人!
把周秉義送回去以後,周秉昆和張福生他們的另外兩家店鋪也一起開門了,用的是褚翰林留給他的店鋪,剛好這倆店鋪也不挨著。
不過還真是像張福生說的一樣,他們這兩家店開了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就出現了跟風者,當時店鋪的銷售額確實有下降。
不過在周秉昆超前的商業眼光下,又推出產品三包功能,另外增加了業務員的提成,提高了店鋪的服務水平,一掃頹勢,再次重回巔峰,甚至比之前賣的更好了!
時間就這麼緩慢的流逝著,周秉義也如願以償的考入了京城大學哲學系, 其實他對經濟也挺感興趣的,但是要是去了經濟院那就真成了周秉昆的學弟了,所以還是選擇了哲學。
畢竟也是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的學科,哲學的理論還是相當的可以的,而且裡面也包括了經濟的一些內容。
還有一件事就是冬梅姐也參加了高考,並且考入京城醫科大學,因為之前治病的經歷,郝冬梅萌生了當一個醫生的想法。
也因此八月底的時候他們一家人就住進了周秉昆在中關村的房子。
不過有一個令他們不愉快卻令在座的大家都很愉快的事情,那就是周蓉落榜了,僅僅以三分只差錯過了京城大學,她在家頹廢了好久,甚至連信都沒有給周秉昆寫一封,後來還是周秉義和周秉昆都給她寫了信,他實在沒辦法了才給他們回了一句自己沒考上。
這...
一家三個,兩個都考上了,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安慰這個落榜的。
周秉昆只能在京城又幫周蓉收拾了很多資料,一股腦的都給她寄了過去,並且告訴了她考試的注意事項,還有個說法好像明年要考外語,所以他把自己之前編的那本書裡面外語內容又擴充了一些專門給她發了過去。
至於為什麼要考外語,其實很簡單的一個事, 當時我們和老美確實處於蜜月期, 光是1978年到我國來遊玩的遊客就差不多有一百多萬了,到1979年更是到達了四百多萬。
這麼多外國友人,而且當時人家志願咱們的技術都是外語的,所以高考的外語也就是從那年開始定下調子。
不過本著勤儉持家不浪費的原則,他和張福生他們接著這個要考外語的風,又再次的來了一波,這一回只有他們三個人合夥,除了需要打點的部分,他們三個到最後一人淨賺十萬塊!
真的是含淚賺十萬。
雖然這十萬不少了,但是周秉昆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激動,因為自從他們的門店步入正軌之後,又想辦法擴充了兩家門店,現在就光這五家門店一個月就能給周秉昆帶來將近一萬塊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