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時間來到了祭典這天。

毫不誇張的說,幾乎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少全都聚集到了山腳的廣場上。

廣場所在的地方是從山腳挖出來的一個天然溶洞之中。

溶洞不僅寬,巖頂距離地面也有十數米的高度。

即使容納了上千人,還是顯得很寬敞,一點兒擁擠感也沒有。

在鄒忝的陪同下,姜禮也來到了現場。

“這可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啊。”

他不由得感嘆道。

“總覺得這句話有點兒耳熟。”即便鄒忝身居大山,不怎麼接觸外界的資訊,但依舊感覺白雲大媽的這句話分外熟悉。

姜禮笑了笑:“上一次看到這種場面,還是那次鐵嶺的籤售會,當時《月子》首次問世,我有幸成為第一批讀者。”

“《月子》?沒聽過啊,這本書好看嗎?”鄒忝羨慕地問道。

“還行。”姜禮點點頭:“就是用完屁股有點辣。”

“用?辣?”

鄒忝還沒反應過來,姜禮就跟附近的山民打起了招呼,順帶還捧回了好些水果。

他一邊啃著水果,一邊樂呵呵地祝別人新年快樂,儼然一副巫蠱門好Homie的姿態。

這些山民大都是學堂孩子們的家長,有時姜禮嫌棄鄒忝家的存糧只有面,就乾脆接著家訪的由頭跑到學生家蹭飯。

當然,也不白吃,姜禮給孩子們都說了不少好話。

這樣一來,孩子高興,家長高興,姜禮也高興。

熟悉之後,這些家長又會介紹關係好的朋友給姜禮認識。

這一來二去,沒幾天姜禮就幾乎認識了大部分山民,至少叫出名字不是問題。

越是瞭解,姜禮就對巫蠱門越是驚訝。

全真教和天師府好歹還有不懂修行的外門弟子呢,巫蠱門乾脆就是全員惡人。

山民們至少都是異級蠱師或是巫師起步,少數精英能達到人級,除了還沒到啟蒙年紀的幼兒,沒有人不懂修行。

所以姜禮除了在學堂學習鄒忝傳授的教科書似的巫術和蠱術,私下裡也會向這家的大嫂或是那家的小姨子學習一些能應用在生活中的技巧。

別的不說,光是用蠱蟲清理打掃房間這一條就足夠受用終身了。

“我怎麼覺得,我混了這麼多年,還不如你在這兒待一週的人緣來得好...”

鄒忝接過姜禮遞給自己的新鮮桃子,有些酸酸地說道。

“只能說山民們都很友善,連我這樣的社恐都能和他們相處得很融洽。”

“你社恐麼...”

想著自己親手帶大的孩子們成天黏著姜禮,一口一個哥哥的叫著,鄒忝心裡很不是滋味。

“哦!來人了!”

姜禮一聲驚呼,引起了身邊眾人的注意。

大家的目光紛紛投向了廣場中心的祭壇上。

這座祭壇的佈置和聖地中差不多,姜禮猜測,這應該就是按著聖地的模樣修建的。

唯一不同的是,廣場對外開放,晚飯後山民們常常會來遛彎,孩子們也常常在祭壇上爬上爬下,所以看上去反而比聖地要陳舊一些。

此時,黎婧攜著眾長老登上了祭壇,準備開始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