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鐵豌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一體化壓鑄,80%的零部件通用,搭積木一樣模組化總裝,加上私人訂製……
沒想到在高階智駕軟體之後,愛豆新能源又用其顛覆性的硬體設計,再一次震撼世界!
零部件一體化壓鑄,典型代表便是特斯拉的毛豆系列車型。
相比於傳統工藝需要上百道工序才能完成的車身部件,一體化壓鑄僅用一道工序就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這意味著大幅縮短工廠的佔地面積需求,釋放更多資源用於擴大生產規模。
同時大大減少了人工、裝置和時間投入,成本也隨之驟降!
而相比已經引起廣泛重視的一體化壓鑄技術,更為關鍵的“模組化設計”則更加讓人驚豔。
這種概念並不是愛豆首創。
在二戰後期,德意志模組化的軍工設計就體現出它在提高製造效率和降低製造成本方面的巨大優勢,首次應用於戰艦製造。
後續更是被蘇聯模仿,大量應用於坦克和槍械製造。
而近年來,已經有不少人注意到了這種設計在汽車產業鏈的未來應用前景。
只不過這樣的設計,意味著需要徹底打破原有的供應鏈體系。
而汽車供應鏈,幾乎涉及到整個工業體系的方方面面,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中的利益牽扯實在太大。
因此躺在功勞簿上,被傳統供應鏈裹挾的傳統汽車廠商並沒有動力,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顛覆性創新。
沒想到如今,居然被一家新能源汽車廠商率先應用在新車製造上!
模組化設計帶來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你去過德意志的沃爾斯堡的大眾汽車廠,就會被汽車產業的龐大產業鏈所震撼。
佔地650萬平方米的巨型廠房叢集,相當於三個摩納哥公國面積的總和。
這座工廠每年生產84萬輛汽車,總共有110個生產車間和6000個工業機器人,大約有7.2萬名工人在這裡工作,甚至擁有自己的發電廠和龐大的公路鐵路網。
然而就投資和效率而言,這種集中式的造車方式已經漸漸的不能適應如今越發快速的產品迭代速度,還會形成整體性的產業僵化。
超長的產業鏈叢集,所產生的邊際效益是遞減的。
前工業時代造就的奇蹟,終將被後工業時代所淘汰。
未來的汽車廠,只會越造越小,而不是越造越大。
在供應鏈越發豐富的現代社會中,類似水果那樣的全球供應體系,凸顯地方產業優勢,才能做到極致的降本增效,以及產品更加靈活的更新迭代。
汽車產業鏈手機化,將是未來車企必經的產業發展道路。
顯而易見,這種顛覆性的製造流程,正在撕開行業的固有壁壘。
它帶來的不僅是內部效率的提升,更將給全球汽車製造業帶來破壞性的衝擊!
當然,這麼多優點的背後,是模組化車型設計的技術空白……
“請問這個八豆系列車型的設計圖,是出自哪位設計大師之手?”
一位外國同行終於忍不住,用有些蹩腳的中文,問出了這個大家心中最關心的疑問。
在行業空白階段,從無到有,設計出一整套的模組化概念車型,其中所需要投入的金錢,精力和時間,常人難以想象。
他們都想知道,這設計圖,究竟是哪位天才大師的手筆!
“呵呵!關於這個問題,請容我暫時賣個關子,稍後揭曉答案。
如果對設計有興趣,你完全可以在我們公司官網,下載到八豆系列的所有汽車設計圖,帶回家慢慢的仔細研究。”
“什麼?你是說……這些設計,都是可以完全公開的嗎?”
“當然,我們公司高層的經營理念,就是開源和共享,歡迎各位同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