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崎見李海濤始終抱著疑心,卻是嘆了口氣,臉色突然變得無比真誠。

“唉!這也是為了滿足我爺爺的心願,不得已而為之。

實不相瞞,在下的祖上與唐招提寺的思託大和尚頗有淵源,我們巖崎家身上,其實也有著大唐子民的血脈……”

啊這……

面對這種大瓜,李海濤明顯有些錯愕。

怎麼說著說著,還成老鄉了呢?

“思託大和尚?莫非是那位唐朝時東渡扶桑的鑑真大師的弟子思託?”

李海濤能坐到博物館館長的位置,自然也有著相當的文化功底,很快便想到了對方口中的思託是誰。

“正是!”巖崎點點頭。

“正因為有這層關係,巖崎家的子弟自小都受華夏文化薰陶,學習中文。

我的爺爺更是痴迷大唐佛教文化,年輕時曾經幾度前來華國朝拜先賢,對有關鑑真大師和唐朝時期的佛教文物極為喜愛。

再過不久便是我爺爺九十大壽,我這個做孫兒的自然想要送一份老人家心儀的禮物。

前陣子聽說明堂佛頭現世,本想著讓手下人出手買下來,沒想到中途出了些變故。

我那些愚蠢的手下,更是擅作主張,差點闖出大禍來,我這才不得不親自前來華國,實在是讓李館長見笑了!”

李海濤對巖崎這番說辭自然是半信半疑的,不過自己的把柄還在人家手上,面上當然還得是一團和氣。

“原來是這樣,巖崎先生一片孝心,實在是令人敬佩!”

“李館長過獎,此事乃是巖崎家的秘辛,現在我和盤托出,李館長應該能夠感受到我的誠意。

爺爺自小就教導我,做事情,要先禮後兵……”

李海濤心中一凜。

這潛臺詞已經很明顯了,該說的我都說了,禮數和誠意都做到了,接下來你要是還不識時務,那就別怪我動刀動槍了。

李海濤掙扎了片刻。

本就不是什麼“無縫的蛋”,終於還是在對方的威逼利誘之下,咬著牙點了點頭……

……

“鑑真,思託……”

同樣在吃瓜的還有遠在數百公里之外的孟浪。

順手查了查這思託和尚,沒想到歷史上還真有其人。

鑑真東渡的故事,就在歷史課本里印著,九年義務教育過的人都不陌生。

而這思託便是鑑真東渡時僅存的少數弟子之一。

據傳鑑真大師曾前後六次東渡扶桑,而思託則是唯一“始終六度,經逾十二年”追隨的華國僧人。

“四度造舟,五回入海”,雖歷盡艱辛,備嘗漂泊之苦,而總無退心,最後更是和鑑真一樣埋骨在異邦扶桑。

相傳他曾協助鑑真建造扶桑唐招提寺,在向僧眾講授律學之外,也講授天台宗教義,撰有扶桑最早的佛教史傳《延歷僧錄》,並撰寫鑑真傳記《大唐傳戒師僧名記大和尚鑑真傳》。

這思託和尚不僅是鑑真大和尚最為親密之人,而且佛法高深,鑑真死後也深受扶桑皇室敬仰,弟子眾多……

現在聽這意思,這個不知道哪兒冒出來的巖崎家,居然還是思託和尚的後裔?

孟浪摸著下巴,臉色頗有些古怪。

事實證明,東土大唐的高僧……也免不了在扶桑破了色戒?

唐僧你慚愧不?

怪不得扶桑的和尚都能娶妻生子呢,這傳過去的時候就出了問題。

上樑不正下樑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