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月背區域,則是難得的“寧靜”之地。

如果把月球作為一面“盾牌”,那麼既能遮蔽掉來自地球的各種無線電訊號干擾,同時也能監測到在地面和近地軌道上無法分辨的電磁訊號。

從而可以為深入研究恆星起源、星系演化提供重要的觀測資料,並且能夠為科學家窺探宇宙“黑暗時代”以及向“黎明時代”演化提供有效的資訊……

基於這樣的對外宣傳。

CNSA先後發射月球“鵲橋”中繼衛星、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五年內,又陸續向月球發射了總計10顆衛星,構建了以“鵲橋”為主星,其餘為輔星的衛星編隊。

這些衛星以相應的陣列環繞月球飛行,為整個月球提供訊號中繼服務,並承擔一定的宇宙觀測任務。

2022年4月的航天日上,CNSA又宣佈,將著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CPDS”(Planet Defence&ns),共同應對近地小行星撞擊的威脅,為保護地球和人類安全貢獻力量。

2030年,比前輩們提前了五年,我們發現了那顆自冥王星方向而來,被命名為“冥神星”的系外彗星……

在位於盱眙的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中,我第一次親眼目睹到了這顆天體的模糊影像。

心情不免有些沉重。

為了麻痺敵人,我雪藏了生物晶片技術,地球上的一切彷彿又回到了原點……

很多人因此而逝去。

即便已經盡我所能的減少損失……然而那個渺小如塵埃的X,依舊如同歷史的浪潮,深刻的改變了人類的生存和社交……

不過至少,這個世界還是會和平的走向2043……

我如此說服自己。

在人生的開局,我選擇迴歸“狂人末日”路線,為我們爭取積蓄力量的時間。

至少和戰爭帶來的傷痛比起來,這樣的世界或許才更符合大多數人對“幸福”的定義,正如生活在巨牆之中的艾爾迪亞人……

黑貓先生又一次任務失敗,人間蒸發!

海面上的風平浪靜,掩蓋不了海面下的暗流湧動。

世界的真相,不會因為區區一堵牆就消弭於無形。

當絕大多數人都沉迷在這種虛假的和平中時,只有那些不甘於命運擺佈的人,選擇了走出這道牆……

……

2033年,白夜紀公司與CNSA合作的“月球基地”計劃正式啟動。

由白夜紀公司負責提供資金、技術支援,CNSA負責其餘軟硬體配套設施。

該專案計劃用十年的時間,在2043年完成位於月背位置的“月球基地”建造,並正式投入試執行。

全世界都在驚呼華國速度,炒作“月球爭奪戰”提前打響。

零、光晶片、生態迴圈系統……

自己走過的每一步終究都算數,成為了開啟新世界大門的一部分鑰匙!

多年過去,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月球基地漸漸顯露出雛形,而我也幾乎將所有身家全部填進了這個無底洞。

2035年,以“投資人”和“志願者”的雙重身份,我加入了宇航員選拔流程。

在用大腦超頻開掛學習的8年之後,以全部科目S+的成績,我成為“月球基地”計劃的第一序列宇航員……

2040年,月球基地上的天文望遠鏡、光瞄定位系統鎖定了已經進入木星軌道的“冥神星”。

在各種星環、隕石帶、塵埃、太陽風的阻擋下,“冥神星”似乎正在減速……

2041年,由白夜紀公司獨立發射的“求真號”科研探測器,脫離地月軌道,朝著太陽系外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