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生物學不關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且這麼前沿的高階太空技術,真的用零就可以突破?
孟浪指著螢幕中正在播放的火箭回收影片,試著問道。
“零,如果讓你開發控制軟體的部分,有可能做到這樣的效果嗎?”
等了足足有3s,零傳來了回覆。
【請吧“嗎”字去掉!如果可以提供發射火箭的詳細引數,使用全部算力的話,我大概需要三天的時間完成這一設計工作。】
“還真行啊?”孟浪瞪大眼睛。
【這並不難,根據檢索資料,目前火箭回收的關鍵性技術壁壘是“線上規劃制導軟體”。
也就是使火箭在返回過程中具備自適應調整和線上實時最佳化的能力。
很抱歉,這恰好是人工智慧的強項。】
一股“在座都是小弟弟”的霸氣側漏撲面而來。
孟浪卻沒有多少欣喜之色。
是,我們突破了關鍵性的技術壁壘。
可我們缺的是關鍵技術嗎?我們缺的是一整條商業發射產業鏈啊!
上一本兵書只給出了戰略方向,如何執行,還是得自己想辦法才行……
靠自己從零開始效率太慢,唯一可行的就是和國家航天局進行合作。
華國的火箭發射技術,那絕對是可以排進世界前三的。
可如果單純只是作為關鍵軟體技術的提供方,那麼在低軌道衛星星座的組建過程中,自己是絕對不會有什麼話語權的。
自己不僅要是技術供應方,而且最好應該是資金供應方,掌握商業運營的話語權……
孟浪又搜尋了一番如今國內商業航天公司的發展狀況,結果讓他眼睛一亮。
2014年以來,我國就制定了一系列航天政策促進商業航天的發展,並鼓勵民營企業進入航天領域。
2017年,商業航天賽道共計披露16起投融資事件,共計融資超17億元。
2018年,商業航天賽道共計披露14起融資事件,共計融資超13億元……
很顯然,受到SX公司迅速搶佔國際衛星發射市場的強大壓力,國內也已經意識到了己方在航天領域的短板,如今正在加速推進商業航天公司的發展。
透過市場化競爭來降低航天活動成本,從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適應下游需求發展角度看,商業化已經是航天產業發展的趨勢。
而這……就是自己的機會!
不過在奔向星辰大海之前,自己至少得先把這回收制導軟體技術洗白了再說……
孟浪想了想。
“零!調出白堊紀公司的詳細資料……”
……
蘇市,長青生物。
“鄭教授,這是第一批的科研裝置清單,您驗收一下,沒問題的話,請在這裡籤個字。”
鄭大路接過唐芸遞來的驗收清單,一項項仔細核對了裝置,確認無誤之後,這才在下方的簽收人簽下自己的名字。
笑著將驗收清單遞還給唐芸。
“麻煩唐總監了。”
“這是我分內之事。”唐芸也笑了笑。
“下一批裝置也已經在採購路上,預計下個星期應該就會到位,這段時間您要是還有什麼需要,可以隨時和我說。”
鄭大路聞言,忍不住有些感慨。
“咱們公司的效率真是沒話說,換以前,我申請一臺裝置,半年能下來就算不錯了,實在是太感謝唐總監了。”
“呵呵!那也是高董重視,她可是吩咐了,研究所這邊的一切要求,我們都要儘量滿足,要謝你可得謝高董。”唐芸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