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零風險(第2/4頁)
章節報錯
那麼之前那個能力平平,資歷也不夠的研發主管自然不能再尸位素餐。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國內醫藥企業的研發環境了。
從全球整體環境來看,藥物研發的核心主體是企業,企業是最重要的研發力量。
比如世界頂尖的羅氏、輝瑞,高峰期的年研發投入接近100億美元,反觀國內,企業幾乎不做研發。
忽悠講故事的多,真有研發能力的少,國內所有企業幾年湊一塊的研發費,都沒有輝瑞一家巨頭一年投入的研發資金多。
他們乾的只能叫生產和銷售,要麼沒有研發部門,要麼就把研發工作扔給科研院所、cro(研發外包機構)。
國家倒也不是沒有大力投入,但基本都是投入到科研院校。
這反而抑制了國內醫療企業的研發慾望和能力,企業研發不自己做,水平就越來越臭,企業就越來越沒有競爭力,導致惡性迴圈。
國內4000家藥廠,研發實力真正能拿的出手的不超過40家。
原本的長青生物,就屬於剩下的那三千多家之一。
這也是高媛提出搞研發之後,蔣文民兩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原因。
現在長青生物有了點名氣,但是距離那些有動力和資本去真正搞研發的大型醫藥公司,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嗯!關於研發主管的人選,你提交一份人員名單,到時候我親自來敲定。”
“好的!”
等唐芸彙報完,高媛將目光看向蔣文民。
“高董,陸行長來了。”蔣文民一臉恭敬道。
“哦?”高媛挑了挑眉。
“人呢?”
“在會客室,等了有一個多小時了。”
一個多小時?也就是一上班就來了?
“雖說我們長青現在情況有所好轉,不過他堂堂一個行長,似乎沒有必要這麼屈尊吧?他來做什麼?”
“他說是特地來為之前的事情道歉的,還說如果高董同意,他們銀行可以繼續為長青生物提供貸款。”
“哦?那這位陸行長氣量不小嘛?”
業務哪兒都有,他們也算不上什麼大客戶,至少跟許氏集團相比是這樣。
那這位陸行長這麼低姿態就有些奇怪了。
“呵呵!最近不是輿論發酵嘛,之前給我們斷貸的蘇江銀行居然也被網友給扒出來了,現在火恐怕都快燒到他陸行長頭上了。
我估計是銀行覺得聲譽受到影響,所以讓陸行長自己來擦屁股了。
雖說些許輿論對蘇江銀行沒什麼大影響,但銀行並無充分理由便終止合作,差點導致我們資金鍊斷裂。
蘇市商界就那麼大,傳出去終究是敗壞商譽的事。
他們銀行內部也有派系,也有看不慣陸行長的人,這事兒處理不好,陸行長怕是就得被推出來當替罪羊。
您說,他能不急嗎?”蔣文民笑呵呵道。
心中忍不住有些感慨。
雖說前不久他們還算是暗中的盟友,幸災樂禍有些不好,不過他忍不住還是想笑。
這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