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又直接縮水80%,從暴漲到暴跌,完成了一輪驚心動魄的過山車。

孟浪選擇將這些比特幣變現,也有規避掉今年比特幣資產暴跌的因素在內。

他最後將目光移向了2018年4月10日的那根“死亡蠟燭”。

之所以一直等到今天,就是在等它!

即便此處無評論,孟浪也能夠想象到那種睡一覺醒來就沒了一輛車,甚至一套房的慘烈。

最近兩天他一直在觀察比特幣行情,和手中的價格走勢圖基本吻合,所以選了今天這個“好日子”打算出手了。

剛開盤不久,他看了看現在的價格,然後直接選擇了20倍槓桿,開始一小筆一小筆的做空。

直至將自己手中的大部分籌碼壓上,還預留了部分資金防止強平,這才停手。

價格曲線依舊平穩,只不過稍稍下探了幾美金,顯然自己的單子並未引起太大的波瀾。

他設定好止盈線,只要盈利達到目標就立刻平倉。

事實已經證明,超過一個小目標的貪婪,都是原罪!

看了看時間,孟浪開始了耐心等待。

隨手拿過書架上一本還散發著墨香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很隨意地翻看了起來,還順手給自己泡了杯茶。

孟浪的心態放的很平,即便壓上的是5000多萬軟妹幣的一筆鉅款。

坐看風起雲湧,靜待雲捲雲舒。

“沒有靈魂的投資”,註定得之我命……

……

“嗯……有點意思。”

孟浪緩緩翻著手裡的書頁。

說來也怪,他一個看到數字就頭疼的中文系,現在看起這種專業it書籍居然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可惜,就是寫的有點糙了,乾貨太少,水字太多。”

一目十行地繼續往下看。

看得懂,還能興致勃勃地對它評頭論足一番。

這或許就是,一個貪玩的孩子剛拿到新玩具的“新鮮期”了……

說起來,區塊鏈其實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顛覆性網際網路技術。

人類文明已經從“身份社會”進化到了“契約社會”,而區塊鏈有望帶領人類從“契約社會”過渡到“智慧合約”的社會。

它真正的價值並不在虛擬貨幣上,而是一種可信任的“資訊共享機制”,讓資訊共享更加透明高效!

高效?

孟浪莫名的就被這個詞抓住了心神。

如果說科技的進步,大量的資金投入是“力”,那麼研究的效率,便是“巧”。

以力破巧當然可以,燒錢就行。

但如果能夠提升“巧”,那也能四兩撥千斤,用同樣的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目前正在開發的“計算機神經系統模型”,就是一種輔助加速研發效率的“技巧”。

只不過這個技巧只能加速“神經系統”相關專案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