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痛定思痛!

“奈何橋”計劃的失敗,究其根本,第一是“前人”的科技積累仍舊不足!

區區幾篇超前科技論文,無法完全扭轉局勢,我們需要幾十篇,幾百篇……或許在某一天,量變就能引起質變。

但這一點,從我開始“衝鋒陷陣”的那一天,自己就已經無力改變。

第二則是作為研發主力的長青生物,其科技研發實力仍然不足。

我意識到,單憑目前的資金實力,哪怕再加上一個傳奇的ceo,二十多年後發展成國內一流醫療集團已經是極限。

但是這遠遠不夠!

自己可以保守,但企業必須激進!

效率即是生命!

選擇與其它企業進行技術合作的好處,是可以共享優勢資源,加速科研進度,最後依舊成果共享!

這意味著更多的資金,更多的科研人才……也意味著自己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科研進展!

這是高媛按照自己速度第一,安全第二旳要求,所提供的一種激進的企業發展戰略。

眾所周知,單打獨鬥形成技術壟斷,或許獲利最豐。

但是利用技術共享撬動市場資本,形成利益同盟,才能最快速的佔領市場,迅速擴大相關領域的投入。

犧牲部分利益,換取研發效率,將更多醫療企業拉上自己的戰車,搞“研發同盟”,這就是升級版的“長青生物發展戰略”!

……

與此同時,一次小區內偶遇的“瘋狗咬人”事件,讓我突然靈光一閃!

神經系統入侵、誘發癲狂、被咬中極可能發生感染……

我突然意識到,狂人病的幾種病症,與“狂犬病”居然極為相似。

甚至可以說如出一轍!

狂犬病,這是一種一旦發病,死亡率高達100%,完全無藥可醫的可怕病毒!

狂犬病一般由犬類和蝙蝠類傳播,臨床上可表現為“狂躁型”和“麻痺型”。

其中犬類傳播的一般表現為“狂躁型”,多見於亞洲非洲。

而蝙蝠類傳播的一般表現為“麻痺型”,多見於美洲、大洋洲和西歐。

狂犬病毒可透過唾液直接接觸人體粘膜或傷口而感染。

這種病毒最初進入傷口時不進入血液迴圈,而是在被咬傷的肌肉組織中複製,然後透過運動神經元的終板和軸突進入外周神經系統。

其所含的糖蛋白能夠與人體的乙醯膽鹼受體結合,這決定了該病毒的複製能力幾乎只限於神經元內。

狂犬病一般有1到3個月潛伏期,腦幹往往是感染最重的區域,所以狂犬病患者會伴隨急性的神經期症狀。

一旦渡過初期階段,病毒從脊髓上行到腦的擴散速度就會非常快速,侵入腦大腦之後更是會迅速增殖!

其中的狂躁型患者會逐漸進入高度興奮狀態,其突出表現為極度恐懼,出現幻覺,並對水聲、光、風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發作性嚥肌痙攣、呼吸困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