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十二生肖獸首中有8個迴歸,4個下落不明,分別是蛇首、雞首、狗首、羊首。

這一尊如果是真品……那我今天真是見證歷史了。”

見那專家已經拿起放大鏡,在那一臉痴迷的開始鑑定起來,汪兆平看向已經有些生無可戀意味的馬諒。

“能解釋一下嗎?”

“唉!”馬諒嘆了口氣。

他知道,這蛇首面世之日,就是馬家失去它的時候。

索性也不掙扎了,將這蛇首的來歷娓娓道來。

原來這蛇首,是清末年間,他的爺爺機緣巧合從一個外國軍官手裡收來的,後來一直作為傳家寶傳承了下來。

哪怕是“破四舅”時期,許多東西被收繳,這東西都被馬家藏得嚴嚴實實。

後來到了他父親那一輩,因為好賭變賣了許多家產,只不過當時國內根本就沒有古董市場,這才讓這尊獸首得以倖免。

近幾年,幾尊流失海外的十二獸首接連在香江、歐羅巴拍出天價。

最近的一次是2007年,馬首銅像在香江以6900多萬港元的天價被澳門賭王收購,並宣佈將其捐贈給國家,曾經轟動一時。

馬諒意識到它的價值,更是視若珍寶,將它藏進了象腹。

事實上,這十二獸首的工藝屬於乾隆年間的紅銅造像,雖然融匯了東西方技法很是難得,但也不是非常罕見,真實價值僅有幾十萬而已。

很多人認為它們不過就是一個個由外國人設計的“水龍頭”而已。

事實也確實如此,然而價格到了這種地步,除了國外一直在有意宣傳哄抬價格,進行變相的二次掠奪之外。

還因為這些獸首珍貴的歷史價值。

國人對某些流失在海外的文物,特別是圓明園的文物,是有著特殊情感的。

顯赫的出身,悲慘的命運,讓十二獸首成了圓明園流失文物的代表,因為這上面凝聚了太多歷史的屈辱和傷痛。

某種意義上說,這十二獸首,見證了國家的屈辱和崛起,這種歷史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這麼多年了,我既不甘心將它捐出去,賣到國外又良心不安,對不起列祖列宗,只能整日提心吊膽的守著它。

今天被你們找出來,也是天意如此,我反而是能放下心中的大石了。”

馬諒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

“良心不安?良心不安你還參與走私,這就對得起列祖列宗了?你藏著這蛇首,我看是想等它更有市場了,價格更高了再出手吧?”汪兆平瞥了他一眼。

馬諒被戳破心思,只能乾笑。

“這麼大一筆錢,說不心動是假的,我本來是想將它繼續作為傳家寶傳承下去,如果子孫後代不成器,至少還有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如果哪天子孫爭氣,那就把它公開,捐給國家……”

《文物保護法》對文物所有權的規定,可以大致理解為,出土文物國家所有,傳世文物個人所有。

如果馬諒說的屬實,這蛇首是繼承而來,那麼它就屬於傳世文物,是合法歸屬於馬家所有的。

只不過一經曝光,這東西就根本無法買賣了,即便是國家博物館前來收購,價格也絕對不可能像拍賣價格那樣離譜。

而且……這馬諒現在可是有案子在身的,這東西到底會不會被當成贓物收回去……呵呵!

汪兆平看了看倒在地上,被剖開腹部的石象,搖了搖頭。

“你這藏的的確不是地方,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你把這蛇首藏在象腹中,可不得遭反噬麼!”